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0年12月29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武陵源区人民政府
二〇二一年五月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及203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武陵源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湖南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深化乡村振兴的攻坚节点,是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阶段。《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阐明武陵源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战略导向、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是引领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辩证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新阶段
"十三五"时期,武陵源区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为目标,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和"11567"总体思路,坚持精品景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全域优质旅游示范区建设,全区经济社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现实基础
"十三五",全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基本建成,全面小康决战全胜,期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实现。
——综合实力稳中有升。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总量稳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较"十二五"分别同比增长55 %、3.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2.7:92.8,农村现代化程度提高,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三产融合程度逐步提高。虽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武陵源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新基建和国家加大投资的政策效应已经显现,"十四五"武陵源区仍面临重大机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依然牢固。
——全域旅游成效明显。始终紧盯旅游这个最大区情,坚定不移推进旅游提质升级,通过精品景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建设,2019年荣获"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2016-2020年,全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186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77亿元,核心景区一次进山达1853万人,旅游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成功打造2个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示范点和5个全民健身示范村,"两片四点"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三街、三馆、五戏等旅游融合产品开发顺利推进。通过体育赛事营销、非遗文化展示、"山盟海誓"品牌联合等多渠道多形式营销,2019年荣获"十大最受欢迎景区""中国航空目的地十佳文旅景区"称号,旅游品牌逐渐凸显。完成景区六大提质升级工程,提质改造核心景区内服务站和安全防护设施,逐步升级景区智慧管理体系。但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初,武陵源区旅游收入和接待旅客人次出现断崖式下滑,旅游产业出现短时低谷期。随着疫情快速有效控制,武陵源区的旅游产业已开始全面恢复,新的旅游业态不断涌现,为"十四五"旅游产业的快速全面勃发蕴藏强劲生机。
——城乡品质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城镇扩容提质升级,2019年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4%,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全区大力推进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城镇品质,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城市。城区"四级四有"城乡交通网络和旅游交通综合服务体系基本成型。岩门大桥、天马路改建与绿化工程等一批市政工程、排水防涝工程,以及一批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完成。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完善村(居)水电路网、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等体系,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及粪污治理,着力打造美丽庭院,乡村建设更加美丽。2019年,改造(新建)农户卫生厕所246户,创建美丽庭院500户,全区美丽庭院比例达85%,成功打造6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荣获全省"美丽乡村"先进县市区。
——三大攻坚成效显著。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创新出台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相关政策30多项,扶持"一村一社"实现全区1580户建档立卡户产业帮扶全覆盖,支持"一乡一业"4个重点产业项目做大做强。2016年到2020年,全区贫困村整体脱贫,建档立卡户全部脱贫,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扎实推进"蓝天保卫、碧水守护、净土攻坚、大地增绿、城乡洁净"五大行动,启动了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村居试点。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2.3%。实现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全面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出台了隐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强化了隐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的全面性与灵活性。"十三五"时期,按照"坚决控、着力还、加速转、确保化"的原则,扛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确保隐性债务不新增、借新还息不发生、三保资金不断链,向武陵源区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十三五"时期,全区民生领域累计支出达3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 %,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3500元、15600元,较2015年增长了10550元、5600元。各类教育蓬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全区所有学校"班班通"设备配备率达到了100%,实行现代化教学。2016年被认定为"湖南省教育强区县"和"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市、区)"。完善医疗、社会等保障体系,率先在全市实施城乡医保一体化,"十大卫生惠民"措施有效落实,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卓有成效,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养老服务平台全覆盖,创新性养老项目"三村四寨""医养结合"和"乐在敬老院"项目初见成效。加强住房保障,"十三五"时期,建成向家坪、宋家边、沙坪四期、岩门二期等六大安置房源91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25户,建设"阳光院"43套。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持续动态清零,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通过平安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民调成绩多年来名列全市第一,有望连续16年保持全省平安区县称号,连续26年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县"。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十三五"时期实现了杜绝重大以上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目标,安全生产工作全省优秀。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明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实现了零疑似、零确诊目标。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340项,政务服务体系覆盖到村。"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深入推进,总办件量达11258件,全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创新资源盘活模式。完成政府机构等省市交办重点改革任务,景区管理体制、门票价格等自主改革取得突破,收回峪园公路门票分成权和索溪河用水主导权,核心景区门票综合降价率达23%,并实现与环保车票价拆分。创新落实惠民政策,实行了养老服务补贴由发放现金转为政府购买服务,农村、供销社、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改革有序推进,率先在全省实现医保参保人员"一站式"结算全覆盖。大力发展开发型经济,坚持"择商选资",积极对接世界、中国500强,对接湘商会、对接北上广、对接长株潭,引进大品牌投资商,搭建西兰卡普、菜葛等特色产品外贸平台,线上线下推动对外贸易发展,让特色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回顾"十三五",武陵源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有凝心聚力、团结干事的好氛围。区几大家班子精诚团结、高度负责,全区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二是坚持项目带动,增强发展后劲。践行发展靠项目支撑、工作靠项目推进、面貌靠项目改变的理念,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推动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三是坚持发挥优势,注重融创发展。坚持发挥核心景区特色优势,注重旅游优势产业与一产、二产融合,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融合,践行"两山理论",逐渐走上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四是坚持人民至上,增加民生福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五是主动担当,敢于作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敢啃"硬骨头",敢蹚深水区,敢迎难而上,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这些经验在"十四五"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节主要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宏观环境更趋复杂,必须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问题、直面问题,积极应对现实挑战,迎难而上。
——宏观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当前全球经济放缓,不确定性加剧,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更增强了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各国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美国与贸易伙伴的经济摩擦日益深化,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逐渐加深。全球性保护主义叠加劳动力要素供给下降和生产技术水平停滞,导致各国潜在增长率不断下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稳定性严重不足。武陵源区的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国际形势的动荡直接影响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十四五"将开局面临严重挑战。
——旅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展,山岳型旅游景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从产业导向和地理区位上审视,武陵源区的旅游业发展不仅面临外部性国际竞争,还面临国内、省内其它著名旅游景区同类产品以及周边地域同质景区的外部性竞争,如天门山景区、慈利大峡谷、黄山、峨眉山、桂林等。"十四五"期间,武陵源区面临着继续保持核心资源的独特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考验。
——产业升级形势紧迫。旅游业规模大而不强,旅游的中高端产品不多,旅游产品业态不丰富,很多具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生态等资源尚没有被充分挖掘利用,如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康养生、户外运动、绿色消费等。门票经济现象突出,旅游的产业链不长,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用地较少,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较小,限制发展工业导致第二产业发展受限,因而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第三产业"一业独大",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十四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发展空间面临瓶颈。武陵源区位于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及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内共有11个自然保护地,作为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地的集中地,又是区县级行政区的特殊管理体制,随着"三线一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严重制约武陵源区发展空间拓展,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武陵源区"十四五"时期的紧迫任务,必然重点解决好自然资源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稳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风险与不确定因素叠加。由于武陵源区基本建设以及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各种民生项目投入持续加大,债务负担有所加重,政府未来融资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受旅游开发、城镇扩张等影响,资源保护、环境污染防治压力进一步增大。社会治理领域存在薄弱环节较多、安全隐患较多,在处置手段和应急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短板,重大风险防控面临一些新困境。
第三节发展机遇
展望"十四五",从宏观形势和国家政策看,虽然不确定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世界经济已经开始缓慢复苏,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也没有改变。这将有助于武陵源区放大优势,增强集聚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新技术变革提供发展新动能。"十四五"时期,随着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提速,以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应用为主导驱动社会生产力变革,以信息(数据)为核心投入要素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以智能为先导构造现代产业体系,将极大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这对武陵源区加快推进"旅游+"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发展,弥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的"短板",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国省战略布局拓展发展新空间。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开发、"一带一部"、湘鄂渝黔革命老区振兴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武陵源区处于国省区域战略辐射的核心区,形成了叠加的政策优势,为武陵源区获取政策红利,促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三高四新"等战略实施,有利于武陵源区提升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步伐,开拓发展新空间,打造发展新高地。与此同时,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扩投资、促消费、稳增长政策措施,并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武陵源区将获得更多发展红利。
——大众旅游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已由少数人的奢侈消费变成普通人的大众消费,在经济、社会、民生、外交等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十四五"时期,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内需将成为主要经济增长动力。随着居民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消费服务主导型经济新时代已经来临,旅游消费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新增长点,大众旅游将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交通设施改善扩大开放发展新维度。黔张常铁路、张吉怀高铁、张桑高速等建成通车,"十三五"已建设好和立项建设中的环景区道路以及提质升级的区内干线公路,打破各乡(街道)之间的快速交通屏障,缩短了对接市中心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的时间距离,提升了武陵源区与周边区县互联互通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拓展了新维度。武陵源区可依托资源优势、旅游产业基础,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激活发展潜力,也为互动联合开发利用周边区县的资源提供了条件。
——乡村振兴推进带来融合发展新机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推进实现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有效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十四五"期间,随着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推进,通过发挥乡村振兴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促进要素、资源、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市吸纳力、承载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不仅为实现武陵源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共进创造了良好条件,更将全面激发全区旅游发展的动力。
第二章明确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要求
"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即将开启,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抢抓历史机遇,动员和激励全区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以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为引领的改革发展实践,凝心聚力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奕成美好现实。
第一节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市委对标提质旅游强市和"11567"总体思路,注重需求侧管理,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高质量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总目标,坚持提质升级、转型发展,推进精品景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全域旅游优质发展,把精品景区打造成全国山岳型景区的标杆,把特色城镇打造成现代旅游服务经济的典范,把美丽乡村打造成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建设更高质量的生态武陵源、法治武陵源、诚信武陵源、快乐武陵源,为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贡献武陵源力量。
第二节基本原则
把握"十四五"发展大局,深入贯彻"六个坚持"的基本原则,确保"强实体、兴城镇、优环境、促开放、惠民生"落地生根。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补齐民生领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融入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新格局,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以高水平开放打造对外合作新优势。
——坚持提质升级转型发展。加快旅游产业、旅游服务提质升级、转型发展,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粗放低效方式向精细高效方式转变,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向综合目的地服务转变。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全区发展一盘棋,以精品景区为核心、以特色城镇为依托、以美丽乡村为亮点,以景区带动城镇、辐射乡村,推动景区、城镇、乡村三位一体、相辅相成、协调共进。
第三节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为:一个愿景,三个跨越,六个具体目标。
一个愿景:通过5年努力,高质量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把精品景区打造成全国山岳型景区的标杆,把特色城镇打造成现代旅游服务经济的典范,把美丽乡村打造成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建设更高质量的生态武陵源、法治武陵源、诚信武陵源、快乐武陵源。到2025年,全区旅游接待中外游客突破3000万人次,境外客源地国家达到210个,武陵源在全市的旅游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全省"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域旅游""张家界地貌"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个跨越:力争到2025年,年接待游客总量超3000万大关,旅游总收入超400亿大关,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跨越4万元大关。
六个具体目标:
经济发展更有质量。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效彰显,观光产品全面提质,休闲度假产品体系不断丰富,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逐渐完善,消费设施更加健全,消费结构更加合理,消费环境更加优化,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更加丰富,消费质量水平全面提升。
城乡品质更加改善。城市风貌稳步提升,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城镇综合承载力全面增强。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乡村旅游成为全域旅游重要支撑和增长极,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优势更加凸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以核心景区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文明程度更加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居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本土优秀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民生福祉更加普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生活品质全面改善。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武陵源深入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社会治理更加高效。法治武陵源建设持续推进,党建+"五个平台"全面建成,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更加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表1: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主要指标预期
分类 |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0年 预计值 | 十四五预期目标 | 2025年 | 年均 增速% | ||||
经济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GDP) | 亿元 | 44.5 | 70 | 7 | |||||
2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4.06 | 6.43 | 5.0 | ||||||
3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亿元 | 20 | 32.2 | 10 | ||||||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7.3 | 25.1 | 7.7 | ||||||
5 |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6 | —— | |||||||
6 | 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0.1 | ≥2.6 | —— | ||||||
7 | 城镇化率 | % | 61.4 | 65 | —— | ||||||
旅游提质 | 8 | 旅游接待规模 | 万人次 | 1470 | 3000 | 15.3 | |||||
9 | 境外游客接待规模 | 万人次 | 1.1 | 93 | 10 | ||||||
10 | 游客过夜游人次 | 万人次 | 395 | 663 | 11 | ||||||
11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184 | 400 | 16.8 | ||||||
12 | 文创产业总收入 | 亿元 | |||||||||
13 | 景区智能设备覆盖率 | % | —— | 100% | —— | ||||||
14 | 一次进山人数 | 万人 | 200 | 495 | |||||||
民生福祉 | 15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7000 | 40000 | 8.2 | |||||
16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74 | ≤ 4 | —— | ||||||
17 | 相对贫困发生率 | % | 0 | ||||||||
18 | 高中入学普及率 | % | 96 | 98 | |||||||
19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 | % | 100 | 100 | |||||||
20 |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 | 个 | 1.76 | 2.44 | |||||||
21 | 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 覆盖率 | % | 100% | ||||||||
生态文明 | 22 | 森林覆盖率 | % | 85.2 | 85.5 | —— | |||||
23 | 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率 | % | 96.2 | 100 | —— | ||||||
24 |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100 | —— | |||||||
25 | 城乡空气质量优良率 | % | 95 | —— | |||||||
26 | 万元GDP能耗 | 吨标煤/万元 | 0.40 | 0.35 | —— |
第四节 2035年远景目标
到二〇三五年,全区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度融入"一带一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精品景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全域优质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力争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武陵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竞争力有效增强。世界自然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更好维护,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更加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第三章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完善生态空间布局,提升生态涵养功能,强化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加大地质地貌保护力度,加强森林植被保护和恢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积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一节提升景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重要安全生态屏障建设,着力提升环境质量,确保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
——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明确空间开发建设活动管控边界,构建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监管与环境绩效考核为主要抓手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遵守《世界遗产公约》《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公约》,持续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不断优化生态安全格局。严格实行旅游项目准入制度,加强旅游区承载量、旅游项目建设选址等与生态保护红线区的有序衔接,严控生态红线,完善生态功能格局,强化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
——建设重要安全生态屏障。坚持保护和修复并重,强化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加大地质地貌保护力度,加强森林植被保护和恢复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景区保护管理体制,严格保护景区绝版资源。实施武陵源区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加强生态公益林及天然林商品林保护,严格保护森林、湿地生态保护系统,维护景区生物多样性。建立长效可持续的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补偿机制。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大地质地貌保护和森林植被保护,确保以"张家界地貌"为特色的世界自然遗产自然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
——实施景区生态保护工程。全面完成袁家界、天子山核心景区移民搬迁工程,加强景区生态环境修复,逐步推进其它区域移民搬迁。继续优化景区游客规模容量控制,严格控制景区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强度。加强生物防火林地建设,将全区适合造林绿化的防火隔离带改建成生物防火林带。全面实施固定翼无人机森林资源监测,推进旅游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地质灾害专项治理。全面实施核心景区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重点抓好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移民拆迁地植被恢复。
专栏1:重点生态工程 |
国家公园创建工程:适应国家公园体制的改革,积极升级生态功能区管理体制,确界立标明确国家公园保护边界、建设保护站、管护点、巡护工程、森林防火、生态廊道、栖息地与环境改善、生态恢复及相关设施;建设生态研究和监测机构,完善管理机制。 重点景区生态修复:实施景区生态修复及生态植被恢复,搬迁核心景区内原住居民,建设移民新村,修复景区生态环境。完善核心景区松材线虫病防治系统,继续推进松材线虫病预防除治,建设10个生态监测点并配套设备。 武陵源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实施林地清理、抚育修复、择伐修复、综合抚育、补植补造工程,精准提升森林质量3000亩、修复退化林12000亩。 |
国土绿化保障行动:实施长防林、退耕还林工程,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营造风景林和主要交通干道及主城区绿化,对区域内行政村进行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宜林地造林和建设公共绿地。 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对G241公路两旁及金鞭溪、索溪河两岸的空闲地、林地、村庄、河岸等开展造林绿化、提质改造、绿化美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提高主干道路和河流两旁的生态和景观质量,打造沿河沿路高品质生态廊道。 湿地保护行动: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加强对金鞭溪流域、索溪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监测,着力保护源头区域湿地资源,重点实施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程。 核心景区移民建镇工程。对核心景区天子山、袁家界、杨家界、黄龙泉、龙尾巴、蔡家峪等区域所有居民实行移民搬迁,对搬迁后的原住址生态修复,景区绿化改造。 |
——积极强化自然保护地监测。制定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办法、编制自然保护地发展规划、积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自然保护地资源监管和生物多样性监测、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分区,积极整改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启动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数据库建设、抓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监测。
第二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改善提升生态环境、污染减排、生态建设、环境风险防控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强化空气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强汽车尾气检测的监督管理,做好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强化扬尘污染治理,对建筑工地实施绿色施工标准。加强规范化管理,重点加强对住宿业、养殖业、种植业等行业污染减排的监管。强化农村秸秆焚烧治理。
——强化水污染防治。深化保护集中饮用水水源、自然保护区水体以及索溪峪水库。加强水源工程建设,重点推进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锣鼓塔街道污水处理提质、索溪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提标改造、初期雨水截留系统建设、金鞭溪流域和索溪流域生态修复。加强核心景区水污染治理,加强城区污水管网提质改造、扩建及乡(街道)污水处理设施的规范化建设。严控畜禽养殖污染,集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和沼气利用、有机肥加工等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措施。
——强化土壤污染治理。按照危险废物不出市、固体废物不出区等原则,重点研究建立"大固废"管理工作体系、提升固体废物处置能力、探索固体废物处置生态补偿途径。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加强危险废物医疗收集处理。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建立健全医疗垃圾从收集、转运到处置的科学体系,实现医疗废物科学有效安全地收集转运处置。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在设施农业的应用,大力发展有机肥,积极推广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加快推进农用地膜、农资包装物污染治理。强化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使用管理,加速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
专栏2: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
水污染治理工程:重点实施核心景区水污染治理、锣鼓塔街道污水处理提质、中湖天子山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索溪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容提标改造、武陵源城区污水管网提质改造、城区污水管网扩建、初期雨水截留系统建设、武陵源城区三溪治理项目及黄龙洞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建设工程。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实施国Ⅵ排放标准,推进一批分布式能源试点,通过热、电、冷、气多联供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大幅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优化空气质量。到"十四五"末,城乡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全面实施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禽畜养殖污染治理、农资包装物回收处理体系建设项目,全面提升乡村环境质量。 |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集中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实施垃圾分类、促进资源回收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局域网、短信平台、微信群等宣传工具,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介绍,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源头抓起、建章立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从源头实现生活垃圾减量。
第三节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充分利用好良好生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大力推进绿色景区建设。大力推进绿色景区、绿色低碳旅游产品建设。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生态经济产业。加速推广绿色建筑,新建项目100%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技术革新,拓展装配式建设市场。严禁高排放的汽车进入景区,全面推进景区固定建筑节能化,景区交通工具的绿色环保化,全面推进景区固定资产的节能评估。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全面推动重点领域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理,强化建筑、交通节能,发展节水型产业。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旅游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动各种废弃物和垃圾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到"十四五"末,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绿色食品认证达到20个,有机食品认证达到5个。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能源和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实施全区节水行动,倡导绿色低碳旅游和休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加大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节能高效家电、节水节能型器具、环保建材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的引导支持力度。加快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建立绿色批发市场、节能超市等流通主体,进一步推广绿色低碳出行。
第四节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把培育生态文明和信用体系建设、诚信旅游等紧密结合,让生态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广泛植根。
——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制度。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空间发展目标,优化城镇格局、农业生产格局、生态保护格局,确定空间发展策略,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建立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行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的生产方式,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有效扩大绿色产品消费,倡导形成绿色生活行为,着力完善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标准,完善绿色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完善市场化机制及配套政策,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
——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深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改革创新统一监测和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建立部门间分工协作、有效配合的工作机制,统筹实施覆盖环境质量、城乡各类污染源、生态状况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加快构建天地一体、上下协调、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客观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强化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成因分析、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
——建设生态气象监测服务体系。健全气象生态服务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武陵源国家气象观测站,按国家规范安装仪器设备。建设武陵源对流层风廓线雷达,提高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探测能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建设综合气象观测数据库和实时监控平台,增强防雹、增雨、森林灭火、清洁空气等生态气象服务能力。
第四章加快旅游提质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武陵源的旅游资源优势,全力做好核心景区保护和提质文章,深入实施"旅游+"和"+旅游"战略,推进旅游提质升级。到2025年,全区旅游年接待游客总量力争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00亿元。到2035年,全区年接待游客总量力争突破9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0亿元,逐步建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
第一节夯实旅游基础条件
加快旅游设施提质升级,巩固提升张家界核心风景区地位,不断夯实旅游产业基础,改善旅游硬环境。
——完善全域旅游集散体系。依托武陵源重点旅游片区及交通枢纽,布局旅游公共服务网点,完善旅游咨询、交通、宣传、投诉处理、救援等服务功能,构建1+N的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体系,强化旅游集散与公共服务的"服务性、网络化、品牌化"提升("1"即:一级全域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依托武陵源精品城区建设,配套旅游咨询、产品售卖、住宿、交通集散等功能;"N"即:依托天子山街道、索溪峪街道、锣鼓塔街道、中湖、协合、宝峰湖景区、武陵源核心景区、黄龙洞景区、黄家坪生态度假综合体等区域配套完善旅游咨询、产品售卖、住宿、交通集散等功能)。
——完善景区内部交通。按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要求,布局和建设景区内部立体交通体系,畅通内循环,实现快进慢游的全域旅游格局。提质升级核心景区内部公路网,实现五大门票站互联互通,形成环景区公路闭环,改善景区内外交通。加快完善停车场、游客休憩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景区和游客集散地的进出通道,让游客进得顺、出得畅。优化内部旅游通道,推动环保客运、观光电车、索道、电梯、游船等旅游企业设施完善和提质改造,启动鹞子寨索道、大观台至十里画廊、黄石寨至袁家界快捷景观通道建设,实现游客景区间转换"十分钟"解决。
——提质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持续推进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游步道、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添设服务休憩和近山亲水设施,加快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建设,提升景区舒适性、便捷性、体验性。建成武陵源游客服务中心、天子山游客服务中心、袁家界游客服务中心,扩建杨家界游客服务中心。持续开展旅游厕所提质升级,完善第三卫生间,建设一批五星级厕所。高规格、科学布局餐饮、休憩、厕所等服务站点和场所。建设完善垃圾分类设施,逐步实现景区内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推进金鞭溪旅游服务站点及业务用房、鹞子寨及杨家界管委会业务用房、袁家界刘家檐旅游咨询管理中心等项目建设。完成天子山临崖高台观光游道、锣鼓塔生态游步道、黄石寨环山游步道、空中田园至水绕四门、贺龙公园至十里画廊、向天湾经仙人桥至老屋场、乱窜坡至袁家界、黄石寨经砂刀沟至金鞭溪、水绕四门至标志门环山骑行绿道及亲水步道的建设。加大核心景区标识标牌、安全防护设施的提质升级扩容建设力度。
专栏3:旅游设施升级工程 |
核心景区提质行动:提质改造鹞子寨、杨家界、老屋场、茶盘塔景区游道、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黄石寨环山游道和八大景区服务站点,开发空中田园大景区,打造精品线路。 最美游步道建设行动:以亲近自然、增强体验、生态仿真、智能支持为导向,建设精品景区内闭环游步道。建设杨家界临河游步道、天子山索道至百龙天梯高空游步道、百溪花园后山-白杨坡-岩门坡-牛船坡-王家岗-高云后山一线休闲游步道,修建从龙尾巴村经鹞子寨至森林公园的平行游道,同圈设置环武陵源国际户外山地自行车练习及比赛车道。 武陵源自驾车宿营基地建设工程:在锣鼓塔张家界居委会、协合乡插旗峪居委会、索溪峪街道、天子山街道及中湖乡建设自驾车停车场、帐篷营地,配套加油站、汽车维修站。 |
——构建自驾车观光环线。结合交通建设与资源开发状况,构建连接武陵源全域的自驾车观光环线,包含城区、协合、中湖、天子山、索溪峪等主要区域,满足游客观光、休闲需求,打造"观光+度假全覆盖"的国际化自驾路线。完善全域自驾游服务体系,招商建设梓木岗、中湖檀木岗、锣鼓塔星之营地、宝峰湖地球仓露营、天子山自驾车、协合等多处自驾营地,为自驾车提供住宿、露营、越野、就餐、汽车维修等综合服务。
第二节构建多元产品体系
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挖掘特色优势,不断开发适应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的旅游产品,提升景区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构建立体式全域旅游产品体系。
——打造观光旅游产品。强化"自然遗产"特色,加强核心景区旅游空间拓展,进一步拓展"赏峰林、摄峰情、探峰奇、画峰景、听峰乐"等系列峰林旅游外延,包装"百龙天梯将军列队""空中田园""天子圣境""千层仙岩""金顶回首"等一批全天候、全时段绝品景观,让游客更好的体验"山顶赏奇观",深化全峰观光游览产品,配套不同主题符号设施,打造天子山红色感悟旅游、金鞭溪地质科普研学、黄石寨户外运动探险、袁家界阿凡达世外奇观、杨家界杨家将文化体验等特色观光旅游主题线路。
——打造休闲旅游产品。做好景区"空气""峰林""秀水"等文章,打造一批趣味性高、参与性强、吸引力大的"清肺""亲水""研学""探险"等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坚持"产业兴城、产城融合",科学配套城市地标、休闲栈道、慢行步道、骑行绿道、文体休闲设施,营造城区夜景观,大力完善特色街区、休闲慢游、新型住宿业态、文化演艺、商务会展、体育健身、康体养生、特色餐饮、风情小镇"九大"休闲度假产品,建设气象科考、气象科普和气象景观游览线路。
——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坚持把农村作为景区来打造,整体规划产业布局、功能区分、民宿开发、基础设施,推动景区观光旅游向乡村休闲度假辐射,形成"观光旅游在景区、住宿休闲在乡村"的旅游新形式。依托优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良好的生态资源,融入乡土文化元素、艺术符号,打造诗意田园生活的民俗旅游产品。持续擦亮武陵源民宿的品质化、高端化、国际化品牌,打造"武陵山居"民宿品牌。合理布局功能区域,建立统一的游客中心、交通指引标识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强项目打造,将乡村旅游打造成武陵源又一张靓丽的名片。
专栏4:旅游精品工程 |
精品景区升级行动:推动现有景区景点、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扩容提质升级,加快黄龙洞、宝峰湖、杨家界索道、天子山索道、十里画廊小火车等景区景点提质升级进程,开发建设白虎堂、一线天、清风峡、八仙山、桃花溪生态长廊、石家峪百猴谷、紫霞山等景点。 休闲度假产品升级行动:积极培育养老养生、体育赛事、研学旅行、演艺娱乐等新型特色文化旅游业态。有序开发会展旅游、婚庆旅游和休闲体育旅游3大专项产品,及"春夏秋冬文化旅游节""武陵源追爱七巧节""武陵山片区工艺博览会"3大综合品牌产品,建设张家界国家气象公园。 高端民宿建设行动:持续打造梓山漫居、水木潇湘、五号山谷、回家的孩子等高端民宿,建设寨峪、屈家岗、赵家坡等高端民宿区。以协合乡龙尾巴、插旗峪、黄家坪为核心片区,建设国际慢村,发展高端休闲民宿旅游。 |
——打造红色旅游产品。搜集红军路、将军路、卸甲峪、锣鼓塔、插旗峪的战争历史典故,挖掘整理贺龙墓、贺龙铜像、金鞭溪红军路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图腾文化,建设红色培训研学中心、红色演艺广场、红色文化街区,加快推进文化路面铺装、周边道路改造及停车场建设。以贺龙公园已纳入张家界国家长征公园范围为契机,力争将武陵源红色文化培训基地纳入桑植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教育点内容,整体纳入红军长征出发地大棋进行运作,加强与湘鄂川、桑植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将散落的红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爱国主义和全民国防教育资源,启动天子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配合打造国家长征文化公园,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充分扩大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
第三节培育旅游新兴业态
聚焦旅游提质转型,全面实施"旅游+"战略,培育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旅游+林业等新型旅游业态,基本形成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丰富的立体型旅游产品体系。
——旅游+康养:充分利用武陵源区优质生态环境和气候优势,以生态旅游、宜居城市和康养休闲产业发展为基础,实施一批养生旅游基地、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旅游等项目建设,打造以自然风光为特色,融生态观光、康体养生、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养生、养老、养心、养病、养幼、养性旅游目的地。以产业化发展思路,融合乡村、宗教、民俗等资源,强化森林康养主题,发展森林康养体验教育、森林康养医疗、森林康养运动、森林康养养老等业态,将武陵源建成"世外康养地"。导入特色产业,延伸产业消费,打造健康养生、健康医药、健康医疗、健康养老、健康运动、健康药食材等六大产业,延伸康养旅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提升老年健康管理水平,构建适老健康支持环境,重点建设武陵源休闲养生度假基地、张家界国际康复养生中心、双星双文康体养老休闲基地、武陵源黄家坪生态旅游度假综合体、文风高端休闲度假区等一批康养项目。
——旅游+文化:挖掘文化资源,提质升级溪布老街、魅力湘西、张家界千古情等文化景区。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围绕"民俗体验、文化休闲、夜间演艺、文创商品、非遗展示",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产品,打造"土家风情""诗意武陵源"等文化品牌。搞好"精妙文创",将武陵源区核心旅游资源与非遗文化产品(土家织锦、苗族银饰、洛铁画)、湘西特色文化融合,做大做强乖幺妹,塑造国际轻奢手工艺产品品牌。指导桃花溪谷、九院十街走差异化发展路子,打造国际品牌、国际一流的品牌街区、特色街区。
——旅游+体育:组织设计武陵源风情休闲骑行游、最美公路骑行游等体育旅游线路,形成环景区"1+N"骑行运动线。策划推出攀岩大赛、自行车骑行赛、马拉松、汽车拉力赛等赛事活动,用赛事活动助推"旅游+体育"的融合发展。支持将张家界山地马拉松、全国新年登高纳入全市重大体育活动范围,将武陵源打造成"峰林王国、户外天堂"的体育旅游、户外运动、极限赛事的目的地和中国体旅融合的武陵源标杆。
——旅游+农业:依托田园空间和农业产业、古镇新村、河湖山林、民俗文化等,以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为主导实现重点突破,完善农旅融合基础服务设施、农产品电商服务网等,围绕"田园休闲、农趣体验、乡村旅游、民俗度假、美食地图",打造农业与旅游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特色产品体系,构建集现代农业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乡土文学研学、乡愁生活体验、乡村环境优美全国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旅游+林业:打造森林景观产品,结合各景区特色,种植或移栽具有观赏性的植物,让游客在不同景区、不同季节都可以欣赏到各具特色的景观,如森林公园赏鸽子花(珙桐)、天子山赏杜鹃花,金鞭溪赏龙虾花,袁家界赏樱桃花、鹞子寨赏红叶、琵琶溪赏梅花,索溪峪赏银杏,打造"一景一赏"产品。围绕"峰林观光、生态保护、科考探险、研学教育、森林康养",依托武陵源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个国有林场丰富森林资源和生物物种资源,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坚持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并举,搞好林旅融合,努力在湖南树典型、立标杆、做示范,积极打造"两山"理念实践新基地、中国绿色生活领跑者。
第四节完善旅游产业链条
以市场为导向,以游客为中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提质升级旅游购物、休闲娱乐服务,大力发展网红经济、会展经济、总部经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打造特色餐饮品牌。以地理标志产品为龙头,挖掘、整合、改良、包装武陵源特色小吃、特色蔬果、名菜名宴等,培育武陵源地方特色餐饮品牌。合理布局美食节点,集中形成特色餐饮空间,构建武陵源美食地标,引导餐饮品质提升。争取创建1-2个国家级地方特色餐饮品牌,2-3个省级地方特色餐饮品牌。以"乐享舌尖,食在武陵源"为主题,策划武陵源文化旅游美食节等美食节庆,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影响力组织美食主题活动。打造旅游餐饮品牌,规划建设美食街区,支持本土美食菜品开发和美食品牌建设。以向家坪安置区为依托,引导建设土家美食餐饮集中区,构建民族+美食+体验一体化发展大格局。注入文化元素,开展土家美食主题巡游、特产销售和特色风情表演,最大程度提升人气。
——开发特色度假设施。引进一批国际一线高端品牌酒店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管理)集团,加快度假酒店、精品酒店及特色民宿等多元化旅游往宿设施建设和引入,推动旅游住宿品牌化、多样化发展。提档升级老城区四星级、三星级酒店,在城区引进喜达屋集团W酒店、洲际集团Indigo等国际知名品牌,核心景区外围引入花间堂、花筑、久栖、心宿等国内知名民宿连锁品牌入驻,在天子山、中湖建设度假村,满足市民短期度假需求,鼓励协合、索溪峪发展国际认证的青年旅舍。
——大力推广共享出行。以精准匹配游客出行时间、满足多元化出行场景、提供安全、品质出行服务为目的,引进曹操专车、滴滴出行、神洲租车等共享出行企业,科学有序推进共享交通工具落地,优化调整交通线路,不断提高"智能、平安、绿色、共享"交通发展水平,基本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丰富旅游休闲娱乐。大力发展康体spa、保健按摩、高端美容等服务项目,积极引进阿曼、悦榕庄等知名会馆酒店,力争发展2至3家大型休闲场所,推出1至2家地方特色浓、服务质量好的高端美容会所,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服务需求,不断增强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繁荣旅游购物市场。按照"培育市场、畅通渠道、增强特色、突出精品"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采取合资、独资、零售等方式开发大型综合性旅游购物中心和各种专业商店,不断改善购物环境,提供适合游客需求的各种服务,把旅游购物打造成为武陵源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五节发展旅游"新经济"
围绕促进门票经济向税源经济、产业经济转型,积极发展网红经济、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电商经济、夜经济等旅游"新经济",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努力打造武陵源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做强总部经济。通过"腾笼换鸟",盘活现有民宿、民居,积极引进一批生产、销售"两头"在外、绿色无烟知名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武陵源,打造总部经济聚集区。依托武陵源区优质自然生态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改造建设一批会展场馆,引进一批会展企业,做强2-3个会展品牌,充分发挥会展经济的拉动效益,培育武陵源新的增长极。"十四五"期间,建成武陵源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展园)。
——做亮"夜间经济"。大力发展夜游项目,鼓励支持溪布街、千古情、桃花溪谷、宝峰湖开发夜间旅游休闲产品和夜间景观;以溪布街为依托,大力发展打造涵盖餐饮、住宿、酒吧、民宿展演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商业街区,围绕重点街区与商贸聚集区拓展夜间消费新空间。大力开发商业夜游、演艺夜游、娱乐夜游、水秀、灯会、运动夜游、天文夜游、特种摄影等游客参与性、体验性与学习性强的夜间经济业态,促进夜间文化节事活动、夜间美食/夜市、古镇夜游等参与型夜间旅游产品良性发展,不断拉长旅游链条,提升旅游消费水平。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宾馆酒店引进知名餐饮企业打造"夜宴"产品。在居民较少的独立区域,配置夜间设施,引入商业性画廊、电影院夜间业态。支持武陵源商业城转型升级。
——做火网红经济。充分利用五号山谷跻身抖音APP全国网红民宿和《你莫走》网红歌曲的影响力,依托新技术,引入高端网络直播平台,着力推介打造一批网红景区和旅游网络作品,打造直播基地、培训基地和网红产业孵化基地,努力把武陵源打造成为网红经济集聚地,带动地区特色商品和产品销售,推进产品提质和产业转型升级。
——做活电子商务。统筹武陵源旅游数据及网控中心的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完善配套支撑体系,通过"互联网+旅游+特色农业+商贸流通",将鱼泉峪贡米、葛根系列、土家腊味、土家织锦等特色农产品、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各类电商平台,落实区内各类产品的全媒体营销,实现电子商务与区旅游、特色农业、商贸流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布局国际标准的免税店和购物中心,积极争取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探索建立跨境电商消费中心。引进和培育物流、电商专业人才,做好农村淘宝、电商运营、电商人才培训等服务工作,为大众创业人员和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专栏5:旅游"新经济"建设行动 |
总部经济建设行动:依托武陵源核心景区现有资源再利用,将天子山、袁家界、杨家界原产业公司房屋及原住居民搬迁保留房屋、天子山原土家山寨进行提质改造;将景区原住居民搬迁保留房屋改造成空中田园土家风情民俗文化展览中心。将袁家界乌龙寨、袁家界下坪搬迁房提质改造为品质高端、设施齐全的农耕庭院。筑巢引凤,大力吸引企业区域总部,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打造武陵源区新经济板块和新经济增长极。 夜间经济提质行动:重点提质张家界千古情、魅力湘西、湘西老腔"夜戏"产品,力促黄龙洞、宝峰湖景区、向家坪商业区推出"夜游"产品,推动溪布街、九院十街特色街区调整经营业态发展"夜娱"产品。 |
第六节加快建设智慧旅游
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将武陵源打造成"以游客服务为核心的旅游智能服务典范",实现武陵源旅游的便利服务、精准营销和精细管理。
——加快区旅游数据中心及应用平台建设。以5G技术、人工智能为重点,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加快武陵源旅游综合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官方门户网站、智慧旅游技术应用、智慧交通自助服务等平台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建设智慧景区、酒店、乡村、旅行社等,强化旅游服务功能。
——打造全新武陵源旅游轻应用。完善前期预定服务、目的地资讯等服务系统;旅行过程中电子门票、旅游导览、地图定位、旅游投诉等服务系统;旅行结束后信息分享、满意度评价等信息反馈服务系统。打造吃住行游娱购一体化全域旅游服务,通过旅游公众号、景区门票/官网、路线指示牌、旅游官网、旅游短信等进入小程序,提升武陵源旅游体验,打造全新的武陵源旅游轻应用,实现"一部手机畅游武陵源"。
——建好三类智慧旅游试点示范。建设武陵源精品旅游城1个智慧旅游示范城区;建设武陵源核心景区、宝峰湖景区、黄龙洞景区、中湖民俗休闲小镇、天子山红色文旅小镇、协合田园休闲小镇6个智慧旅游示范景区;分类推进智慧小镇、智慧自驾营地、智慧旅游街区、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建设。
专栏6:智慧旅游工程 |
智慧旅游升级行动:借助"智慧武陵源"建设,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建设武陵源旅游大数据中心,推动所有景区5G全覆盖。重点推进武陵源旅游指挥中心、门票站指挥室、景区视频监控补点、旅游服务系统、旅游数据及网控中心等建设。 |
第七节树立旅游新形象
推进旅游宣传营销模式转型升级,突出新媒体营销,推出极具竞争力、吸引力的旅游新形象,将武陵源打造成国外游客"世界自然遗产观光、中国民族文化体验"的首选地,少年游客"亲近自然、研学实践、智慧旅游"的推荐地,青年游客"智慧旅游、娱乐度假、网红打卡"的聚集地,中老年游客"峰林观光、亲子度假、休闲康养"的目的地。
——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核心景区政、事、企分离和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改革。规范景区综合执法队伍,持续开展"铁腕治旅"专项活动,有效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旅游安全应急体系,建立旅游、公安、法院、检察、市场、司法"六位一体"的旅游服务投诉处理中心,实现旅游服务、旅游咨询、旅游处理一体化服务。加强全域旅游标准化建设,探索创建"武陵源"全域旅游服务地方质量标准。持续推进服务游客"三必须"和景区劳动服务竞赛活动,巩固旅游服务窗口品牌。积极开展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提升和服务素质培训,整体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强化旅游宣传营销。规范宣传营销品牌名称,加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核心景区)"双品牌营销,加强武陵源核心景区与周边景区联动营销。重点聚焦"武陵源"旅游品牌,制定相应营销政策,开展精准营销、整合营销、联合营销、节事营销等节庆主题活动,提升"武陵源"品牌知名度。推进营销方式转型,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原来的张家界"知识营销,开展"识地貌""观沧海""知生物""忆革命""体土味"等教育营销。
——拓展旅游国际市场。以承办国际性会议(活动)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加强与日韩、欧美、东南亚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旅游开放发展新空间。全面加强国际旅游合作,持续开发日韩、西欧、北美、东南亚等重点客源市场,加快开拓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旅游市场,积极挖掘和吸引海外高端游客市场,加快入境旅游市场发展。
第五章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镇旅游承载力
树牢"精明增长"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科学处理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与城市韵味、功能布局与社会服务的关系,提升城镇旅游承载力。
第一节优化空间布局
依托现有的产业发展和城乡建设基础,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城镇旅游承载力,优化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一中心三片区"的国土空间组织体系、"一中心四小镇"的城镇空间组织体系。
"一中心":保护城镇山水形胜、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打造"一轴两岸四环"休闲新景观,把军地坪、索溪峪建设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三片区":中湖、天子山片区,抢抓红色旅游、交通体系发展契机,布局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努力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拓展区、延伸区。锣鼓塔和协合北片区(龙尾巴、插旗峪、黄家坪),借助现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持续不断深化高端、顶级产品供给,做好茶旅融合文章,努力建设高端休闲、康养片区。协合南片区(协合村、杨家坪、李家岗),依托农业特色风光,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度假片区。
"四小镇":强化环境保护、突出生态优势、深挖文化底蕴,把锣鼓塔、天子山、中湖、协合建设成特色鲜明、风情浓郁、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旅游风情小镇和特色景观名镇。
第二节提升城镇品质
以城市管理创新为抓手,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为追求,大力推动精品城区建设,塑造精品城镇形象。
——注重城市品质和细节。抓好城市形象设计,按照"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美"的方向,抓好城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评估、修订、完善工作。结合休闲度假和旅游服务产业发展,坚持"小青瓦、坡屋面、外挑檐、转角楼、浅灰墙"的建筑风格,推进旧城区民族化改造包装,打造风貌凸显、环境优美、产业多样、居民增收的复合型旅游服务街区。进一步加强控违拆违,整治规范城区交通、停车、广告等秩序,完善城市家俱和建筑小品,在公园、交通节点增添特色雕塑,提倡建设文化墙、文化路,完善休息小品、照明小品和服务小品,提升休闲品位,彰显休闲度假小镇特色魅力。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抢抓政策机遇,加强老旧小区升级改造,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升城镇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完善小区配套使用功能,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坚持精益求精、细之又细,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补短板,重点推进锣鼓塔片区综合整治、中湖集镇改造和协合集镇建设,城区污水管网修缮,加快建设文风路网及沿河观光带,重建喻家嘴大桥,提质改造驼峰路、军地路,完成索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建设黄龙洞污水处理厂,完成岩门片区综合开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杨家界门票站、中湖集镇和中湖乡、锣鼓塔、宋家边集中安置区停车场建设。建设生态停车场和杨家界游客服务中心。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城乡面貌改观。
专栏7:城镇品质提升工程 |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中湖乡屈家岗、郭家院子、寨子岗、青泥堰、寨峪等居民聚集点,军地坪街道野猫峪、张清公路沿线实施棚户区改造。加强吴家峪片区环境整治和画卷路六组、毛儿岩等片区环境改造。 城镇道路建设工程:结合文苑路改造,对喻家嘴大桥进行改扩建,并贯通至张清公路。实施宝峰路至牛山坡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以及武陵路、高云路等路面整修工程,提质升级改造宝峰路绿化工程、索溪河健身游步道改造工程,建设岩门七街、八街,改造军地路、驼峰路、武陵中路、索溪大道,并同步实施雨污分流、路灯建设、绿化、智能停车场及文丰路改扩建、罗公坪路网及城市公园建设工程。 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和雨污管道改造或新建,积极推进管网"雨污分流"。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处置,鼓励资源化利用。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以上。 |
——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以"一网"+"一平台"+"两中心"+"N个智慧应用"为总体框架,建成广泛、融合、安全、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成熟高效的智慧社会治理、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市场监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和智慧旅游服务应用,构建社会信息资源融合汇聚和安全共享的智慧城市公共环境,建设社会治理网格化、政务办公协同化、城市管理智能化、旅游服务精准化、便民服务网络化、智慧城市运维现代化的智慧城市。加快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工商注册、食品安全、卫生健康、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大力推进行业智慧应用,推进城区地下管线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智慧安监、智慧学校、智能公交等智慧项目向景区、乡(街道)、村延伸。
——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坚持高标准引领,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占道经营、占道施工、出店经营、广告招牌、乱停乱摆、建筑扬尘等专项治理,提高广告设置档次和品位,注入文化元素,加快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行,建立长效管理的机制。全面加强市政公共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着力推进道路整修、立面改造、沿线绿化等工程。坚持精益求精,做好街道整体规划,实施背街小巷整治和特色街区打造,科学调整街区业态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改革城镇管理体制,放宽准入机制,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参与管理和运营,做活特色街区运营管理,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专栏8:智慧城市建设工程 |
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加快推进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搭建区大数据中心基础平台,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城镇发展深度融合,着力建设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社区、智慧景区、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市场监管、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重点信息化工程。 |
——持续提高治理水平。实施城市管理队伍建设工程、市容环境景观服务保障工程、社区环境整治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执法能力。推进管理责任网格化,推行网格化责任区管理,进一步细化环卫、街道和社区的网格化责任区,做到人定岗、岗定责、责定人。巩固"十三五"时期城市创建的成果,建立湖南省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全国道路交通文明畅通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城市清洁、交通畅通、食品安全、居民高素质的目标。
第三节建设特色小镇
按照"景区内部建设世界旅游精品,景区外部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内外互补、产业配套"的总体要求,建立风格各异、特征明显的特色城镇、旅游强镇。
——锣鼓塔高端度假康养小镇。充分挖掘酒店民宿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开发康养项目,推进民宿客栈参与特色民宿客栈星级评定,转型康养行业。加快森林公园换乘中心、锣鼓塔生态停车场、华邑酒店等项目建设,完成袁家界景区移民搬迁后的生态修复和安置区房源建设项目。
——天子山红色文旅小镇。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元素及优美的生态旅游资源,恢复建设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服务设施,深度融合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文化,提质集镇旅游设施,引领文旅业发展。重点建设武陵源国家长征文化公园。
——中湖民俗休闲小镇。以杨家界索道安置区、核心景区移民安置区等项目推进为抓手,按照建设武陵源区旅游接待次中心的目标要求,大力提质改造基础设施,以土家族文化体验为主题,打造土家小镇风情观光、歌舞文化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等特色休闲、商业空间。重点建设中湖民俗文化主题乐园,继续打造青龙垭桃花溪,续建青龙垭水果采摘观光园。
——协合田园休闲小镇。以S248插分公路建设为契机,不断改善交通路网,保留村居原始风貌,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蔬菜基地、菜葛基地、大闸蟹等鲜活水产品基地、香猪竹猪特种养殖基地以及中草药种植研发基地等原生态农产品的开发建设,打造"住乡村民居、看土家歌舞、观田园风光、玩户外运动、品农家饭菜"的民族文化浓郁、田园风光优美的休闲小镇。
第六章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以乡村振兴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第一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聚焦体制机制建设,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新路径,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路径。充分利用国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大政策机遇,不断创新新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模式,创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新机制,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新路径,引领全市全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新实践。坚持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保持现有工作机制不变、责任不变、工作要求不变,继续执行第一书记制度。
——大力实施旅游帮扶战略。坚持"旅游反哺农业、帮扶对接旅游"工作方针,加快形成"推动农业向旅游业转变、推动农村向旅游目的地转变、推动农民向旅游从业者转变、推动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四个转变"的长效机制。
——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帮扶资产管理,加快产业帮扶向产业振兴提升,有序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相对困境退出机制,从人均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饮水安全等综合考核相对困境户的生活质量水平,设置相对困境退出标准,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设置防止返贫跟踪服务时间。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入住率和后续帮扶措施覆盖率两个100%,全面走上致富小康之路。
第二节提升农业质量效益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全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布局,按照"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标准,整体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五小"水利工程以及节水灌溉等项目,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探索高标准农田建管护一体化新机制,提高项目综合效益,确保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十四五"期间,新建高标准农田5400亩,提质改造10700亩。
——培育旅游品牌农业。坚持围绕旅游、市场引导、因地制宜,提质升级中湖鱼泉贡米、协合葛根、天子山辣椒、禾田居鲜菜、高山生态茶、中草药等特色绿色有机农产品种养殖基地,做好种子、苗圃繁育,推动农产品规范化种植,做到种植、生产、保护有机结合。深挖张家界地方特色野菜、野果、野茶"三野"品种,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施"品牌"战略,突出培养地方特色"名、优、特、新"农产品,重点打造"湘阿妹"葛根粉、天子山剁辣椒等品牌,力争认证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市场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国家、省级著名商标,进一步提升武陵源农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建立野生作物种植资源保护机制,收集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种植资源库。
专栏9:乡村振兴深化工程 |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对天子山、索溪峪、锣鼓塔三个街道以及中湖、协合两个乡,共25个行政村,计划新增高标准农田5400亩,提质改造10700亩。 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实施乡村点亮工程,全面推进乡村硬化、美化、绿化和亮化;实施村内道路建设工程,改建黄河村、石家峪村等村内配套道路,停车位;实施综合性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新建村卫生室、文体设施配套。实施村寨旅游设施提质工程,建设乡村旅游道路,加快5G等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省级现代农业聚集区创建工程:提质升级葛根种植示范基地,创建鱼泉峪贡米绿色示范基地,发展蔬菜、水稻、葛根加工,形成产业链;积极建设农业主题公园、休闲农业体验园,发展乡村旅游业;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整体认证和地理标志、名牌商标申报。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工程:以中湖乡为龙头,创建鱼泉峪贡米绿色示范基地,对中湖的水稻加工厂房和加工设备进行提质升级改造,积极建设中湖乡农业主题公园,打造中湖休闲农业体验园,推进"互联网+",积极申报鱼泉峪贡米地理标志、名牌商标。 |
——加快农旅融合发展。紧密结合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区情实际,推进农业生产"接二连三",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加快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坚持把田园风光作为农旅融合的亮点,加快建设中湖乡茅溪河沿线休闲农业和协合乡杨家坪村、李家岗村集亲子体验、农家休闲、研学科普、特色餐饮为一体的观光农业,营造"村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绿中"的生态田园,实现美丽乡村和精品景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村庄规划建设,优化乡村发展格局,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优化乡村发展空间格局。统筹利用生产空间,合理布局生活空间,严格保护生态空间,重点建设中湖野溪铺、协合插旗峪-龙尾巴、锣鼓塔张家界村、索溪峪双星—双文四大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示范片,加快形成布局科学、协调发展的空间新格局。着力提升乡村风貌,大力保护传统村落,充分尊重乡村的原有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严格落实农村建房标准,建立健全农村风貌管控制度。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全区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设施一体化,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持续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与卫生环境,建设公共文化休闲和体育设施、特色乡村文化以及建立长效村庄管理机制,推进乡村休闲广场等娱乐设施场地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清洁能源推广,建设既满足本地村民的生产生活要求,又能满足游客休闲度假需求的优质接待设施,实现乡村软件、硬件设施同步提质升级的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治污、治厕、治水、治面源污染、治墓、治垃圾"六大重点,推广垃圾分类减量,不断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与卫生环境,大力实施"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程,力争到2025年底,美丽庭院比例达到90%,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美丽庭院比例达95%以上,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努力把武陵源区打造成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样板和典范。
——加快"三农"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委培、定向招生等方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吸引农业科技人才下乡,建立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第四节深化农村改革
坚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前提,加快农村改革扩面、提速、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丰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股权合作机制和农业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继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方式,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构建政府支持有力、市场运行有效的支持保护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制度和农村金融改革,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清除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的制度障碍,逐步改变乡村要素净流出局面。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第五节推动乡村善治
立足新时代新要求,以全局高度、开阔视野、多元思维、系统观念,全面推动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突出政治功能,坚持农村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重要工作由党组织讨论决定,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加快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储备库,积极吸纳一批综合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农村人才到村(居)任职。以建强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三支队伍"为重点,加强困境村、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班子建设,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落实好"三会一课"和学习教育制度,不断提高村干部的履职能力,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民智民力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全面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管理,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继续健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入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积极发挥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成立乡贤参事会、农村志愿者队伍等社会组织,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建设德治乡村。到2025年,全面实现村村有乡贤组织、有志愿服务队。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全面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加大农村普法力度,认真推行"一村(居)一民警、一法律顾问"工作,提高群众法律素养,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积极搭建乡村智慧治理平台,实现对乡村房屋、人口基本信息、工作信息、特殊人群进行在线云分类管理,并通过在线"红黑榜"引导村民自发地参与乡村治理,并将平台联通武陵源区大数据中心。建立村级文明建设志愿者协会,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五好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厚培村组现代文明生长根基。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统筹整合各类资金,建立资金池,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引导村(居)盘点"家底",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各类服务实体,盘活闲置资源,支持村集体与供销社合作开展惠农综合服务。鼓励村集体以入股、参股、租赁或流转等形式,发展特色民宿、田园综合体、体验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开展农业财政专项股份量化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鼓励经济实力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辐射带动周边村共同发展。明晰协合菜葛、中湖鱼泉贡米、索溪峪土家织锦、天子山剁辣椒等扶贫产业的产权、股权,支持发展深加工,提升附加值,不断做大做强,实现产业分红到村。探索建立村级服务公司,采取入股或参股新型经营主体、村与村合作、村企联手共建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加村(居)可持续资产性、财产性收入。
第七章统筹推进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互通、补缺、延伸、加密等方式,集中力量完善"五网"基础设施,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加快构建适度超前、互联互通、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新基建+"行动,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大数据中心、充电桩等建设,支持城市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
第一节大力构建交通网
按照"内畅外联"、快进慢游的思路,全面建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着力推进旅游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升级,形成环武陵源景区的全域旅游立体交通体系。
——完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推进马兴公路、中瑞公路、中天公路、竹黄公路、协合—阳湖坪公路建设,提质升级核心景区内部公路网,实现五大门票站互联互通,形成环景区公路闭环,改善景区内外交通。
专栏10:交通网建设工程 |
干线畅通工程:建设G241武陵源铁厂至水文站改造为一级公路,全长7.96公里;S303中天公路改造为二级公路,全长12公里;S241天子山至黄龙洞改造为二级公路,全长31公里;张家界环武陵源景区公路(南线兴隆至马公亭段)改造为三级公路,全长18.4公里;S303天子山至汨湖,修建二级公路8公里;S521延长线协合至阳湖坪公路改造为二级公路,全长17公里;中湖至瑞塔铺公路改造为二级公路,全长17.5公里。 站场建设工程:围绕提质旅游品质,建设一批智能化车站、停车场。重点建设杨家界门票站生态停车场、中湖集镇生态停车场、宋家边集中安置区生态停车场。提质改造标志门游客服务中心、亘立酒店、锣鼓塔停保场等停车场。 农村公交延伸工程。适度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十四五"期间争取所有乡村旅游重点全部通公交。 |
——完善乡村旅游交通。结合武陵源区现有农村公路发展现状,重点支持乡村旅游资路、乡(街道)通三级等农村公路建设,以现有的中湖乡、协合乡、天子山街道等农村客运站为依托,结合旅游交通发展的需求,积极拓展其功能布局,建设具有旅游交通和农村客运综合服务能力的乡村交通网络系统。重点建设李家岗-覃家山、田富至黄龙洞、三家峪至张家院子、黄河至三字界、张清公路至观音洞等乡村公路。
——完善站场建设。建设武陵源汽车站、中湖乡和锣鼓塔街道运输服务站,加强农村客运站招呼站、城区公交系统停车站点、乡村旅游停车场建设,完善区内四级站场体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城市慢行系统。打造集线路班车、旅游运输、城市公共交通换乘、物流、维修、旅游服务、停车服务为一体的旅游交通综合枢纽,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第二节健全水安全网
坚持建管并举,健全完善水安全网,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提升水利基础能力。
——农村饮水保障。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推进城乡水管联通建设,改扩建水厂3个,新建输配送管道85km,确保全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5%;新建智慧水厂5处,总控室1处,形成"城乡水务物联网"。建设40公里主管网,缓解山区村缺水。大幅度改善城乡居民供水。
——提升水利基础能力。实施新建水源工程,推动水源工程建设,建设天子山水库、白虎堂水库、黄龙路水库和卸甲峪水库。加强城市防洪闭合工程建设,建设杨家坪桥至龟形洲防洪堤治理。实施岸坡整治、闸坝改造、水生态环境工程和清淤疏浚工程,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节水型示范区创建。加快推广节水技术,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加强企业节水减排,大力推进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城区节水降损,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严格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加强用水计量统计,强化节水监督管理。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建设流域、区域防洪减灾体系,开展小河流治理和山洪沟治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进清风峡溪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完善洪涝灾害非工程措施。做好河长制规划建设。
专栏11:水安全网建设工程 |
防洪治涝工程建设:实施中湖乡排水防涝及小河流域生态保护工程,整治中湖乡野鸡铺居委会、杨家界居委会、石家峪村、檀木岗村、青龙垭村等小河流域,提质改造集镇区雨水收集系统、排水管网等。 安全水利保障工程:完成吴家峪片区排水管网改造,百溪沟上段护岸改造1500米,军邸路上段排水管网改造3000米;实施索溪峪片区排水管网改造。 城乡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及完善中湖乡水源地及水库建设,建设白虎堂、卸甲峪、清风峡、天子山等4座水库,加强白虎堂水库、天子山水库、协合水库等农村饮用水源保护。改扩建武陵源城区水厂、中湖水厂。 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完善监测设施,提高监测能力,配备计算机软件设备、电子监控设备、远程通讯网络、信息化采集系统等。 |
第三节积极发展能源网
进一步加强电源供给及智能电网建设,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网络。
——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城区电力(强弱电)改造,建设安全电景区示范区。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完善电网输送体系,建设具有良好适应性、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的智能化电网。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实施10kV高宝线海关支线改造、协合乡李家岗村中低压配电网改造工程。
——汽车充电桩建设。加快全区充电站点统一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功能,建设充电、加油、加气、加氢等一体化试点。建设中湖、天子山、协合加油站,在国道、省道、县道、乡道附近的景区、门票站、汽车中心站、汽车东站、汽车西站等区域布局一批汽车充电桩、换电站设施,推广新能源汽车。
专栏12:能源网建设工程 |
农网改造工程:10kV高宝线海关支线改造等工程,在军地坪宝峰路地区新建高压线路14.5千米,新增环网箱5台,新增变压器11台,总容量为6930kVA,新建改造低压线路8.8千米;在协合乡李家岗村实施中低压配电网改造等工程:在军地坪宝丰路、协合乡插旗峪、协合村、李家岗村地区新建高压线路12千米,新增环网箱3台,新增变压器11台,总容量为3130kVA,新建改造低压线路23.1千米。 汽车充电桩建设工程:大力实施新能源充电桩网络完善工程,在景区公路节点、主要景区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城镇居民小区等区域建设30个以上充电桩。 |
——管道然气建设。完善城市天然气输配管网建设,扩大管输天然气覆盖,加强城乡资源转换和互联互通能力,提高农村用气普及率。加强能源输送网络建设,引入外源清洁能源。加强城区、集镇和景区电网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做好燃气保障,积极对接武陵源城燃管道(专线)建设,力争全区乡(街道)管道然气全覆盖,为城乡居民提供稳定的燃气供应。
第四节加快布局信息网
抢抓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布局信息网,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跨界融合,把数字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统筹城乡区域信息网建设。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宽带中国"发展战略,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提升无线网络的覆盖广度、深度和厚度,大力推进无线城区、无线景区建设,加快推进千兆光纤宽带向景区延伸覆盖,实现人口聚集行政村5G覆盖。到2025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以上,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5%以上,所有景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新建住房光纤入户率达到100%,乡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
——建设智慧武陵源系统平台。以服务城乡智慧治理和产业智慧发展为中心,建设智慧治理、智慧城管、智慧市场监管、智慧便民服务、智慧安全等智慧武陵源系统平台,对接智慧党建平台、综治网格化平台、政务平台、综合执法平台、旅游服务平台,完成区、乡两级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打通各部门基层专业信息系统,形成信息数据共享。整合业务系统数据资源,部署建设共享数据库及交换平台,对接省市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业务系统数据共享。
——加快新技术和智能设备建设。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交通、能源、水安全网和物流配送等领域的融合,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成为新建建筑物"标配"。增加关键节点智能设施和数据采集设备的一体化建设,催生"旅游+"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仪表盘"的智慧管理。
第五节优化物流配送网
整合区域物流资源,引进和发展市场竞争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物流企业,着力打造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
——完善城乡物流网络体系。健全区级物流中心、乡运输服务站和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的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大力发展农贸市场、社区商业中心。加强物流园区建设,推进物流园区仓储平台建设,建设区综合物流中心和仓储中心。大力引进国内外物流资本和快递龙头企业入驻,加快推进区域物流企业改造重组。着力完善区供销社综合改革服务网点和电商、邮政便民服务平台。统筹武陵源旅游数据及网控中心的建设,完善电子商务平台,完善配套支撑体系,通过"互联网+旅游+特色农业+商贸流通",将鱼泉峪贡米、葛根系列、土家腊味、土家织锦等特色农产品、民族传统文化全部融入各类电商平台,落实区内各类产品的全媒体营销,实现电子商务与区旅游、特色农业、商贸流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
——优化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支持发展城乡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物流配送模式。深入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与农业、供销、商贸企业加强合作,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支持供销合作社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合作社+农村电商"模式。支持"交通物流+优势产业""交通物流+电子商务""交通物流+特色资源"等项目与农业基地、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资源相整合,提供产销运一体的供应链综合物流服务。引进和培育物流、电商专业人才,做好农村淘宝、电商运营、电商人才培训等服务工作,为大众创业人员和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推进物流智能化发展。以推进5G建设和应用为突破口,实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化设施设备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推进农贸市场、批发市场智能化改造。支持农村物流中心或龙头骨干企业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与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等电商、快递等平台的对接。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率先应用。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统筹部署物联网感知设施和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分布式资源共享的信息资源库,打造安全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创新服务体系。
——做畅现代流通业。通过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促进大型商业设施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旅游的优惠政策,在旅游公司和民宿酒店聚集区,提高商业网点建设的数量。建立起结构合理,竞争有序,能够满足居民消费需要和"旅游+"企业物料配送需要的现代市场流通体系。推动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积极搭建电商物流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专栏13:城乡物流配送提升工程 |
武陵源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武陵源区域性农产品仓库保鲜冷链物流基地、5个乡(街道)田头仓储冷链保鲜设施基地、12个村仓储保鲜设施建设物流仓库、农产品加工车间、新建冷藏配送车间。 |
第八章深化文化强区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抓手,紧紧围绕土家文化、诗意田园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爱情文化等武陵源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通过载体打造、旅游叠加、功能延展等实现文化产业链延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推进文化强区建设。
第一节挖掘整合文化资源
牢固树立文化惠民理念,充分挖掘城乡特色文化资源,加强全区文化资源整合,做好文化大文章,让更多文化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做优生态文化品牌,营造景区文化软环境,为景区注入文化灵魂。依托景区自然资源和地质公园博物馆、大鲵科技馆等科普场馆,科学设计自然遗产、地质地貌、森林康养旅游线路,实施景区"近山亲水"工程,增强游客自然体验感。加大龙凤庵、宝峰寺、朝天观等文物古迹景点的保护利用力度。在景区设立本土文化展演舞台,定期开展本土文化展演活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旅游窗口志愿服务活动,打造3-5个旅游志愿服务示范点。鼓励支持企业在核心景区内开设本土特色文旅、农旅产品品牌形象店、体验店,支持景区建设文化主题走廊、书屋、茶室、咖啡馆等。全面完善核心景区遗产文化、地貌科普、森林康养、爱情文化、红色文化等景点线路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建设,在游客中心、餐饮点、服务站点、旅游厕所、游步道等提质升级中融入本土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元素,增强景区文化色彩。在景区游客聚集休闲区或游客服务中心,将张家界本地文化表演形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结合起来,展示表演、游客体验,丰富游客旅游感受。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土家文化,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建立村史馆、民俗文化名录和民间艺人名录,积极推介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彰显城镇人文魅力。弘扬本土特色文化,展示城镇人文风情,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全面推进特色文化小镇建设,将土家文化元素融入城镇风貌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彰显城镇文化魅力。在魅力湘西文化广场、九院十街、溪布街、高云桥头等城区游客集散点以及索溪河沿岸,打造街头文化文艺展示、展演区。加快特色街区建设,增强城区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商业购物等供给能力。加快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建设,完善城市书吧、社区书屋、职工书屋等全民阅读设施建设,支持各类博物馆建设发展。建好全民健身中心、新时代文化小广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推进住宅小区配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增强城镇文化底蕴。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大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挖掘、传承与发展,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加强文物古迹、传统建筑以及民间文化活动场所等的保护,大力挖掘村情村史,新建一批村史馆。大力实施"一乡一品"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引导支持乡街道按照差异化原则,打造一支民俗文化演出队伍。加快完善乡(街道)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建设,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向农村延伸,完善"村村响"、农家书屋建管用机制,完成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按需制单,百姓点单"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强化文化传承和发展,编写乡土文化教材,在全区学校广泛开展穿民族服装、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学民族乐器活动,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和自信。充分利用"屋场会""文艺轻骑队"平台和载体,开展传统文化、文明礼仪和旅游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鼓励乡(街道)、村(社区)建立文化演出队伍和民间文艺社团,适时开展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村文化表演竞赛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第二节融汇创新文化产品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完善文化产业规划,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充分利用本地独特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市场运作,把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活态传承"。支持土家织锦、土家银饰、砂石画、烙铁画等吸收时尚元素,实现产品功能转型和审美价值提升。鼓励采取"项目+传承人+基地""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户"等模式开展生产性保护。鼓励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精品。
——加快研学文化产品开发。推动旅游、教育与文化领域跨界融合,有效整合核心景区、黄龙洞、宝峰湖等自然遗产、地质地貌、森林科普资源,天子山贺龙公园、金鞭溪红军路、李家岗苏维埃纪念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张家界段)等红色文化资源,地质公园博物馆、大湘西记忆展览馆、大鲵科技馆等场馆资源,推出2-3条精品研学线路,实施一系列宣传推广工程,支持培育一支专业导学员队伍,研究一套研学活动课程,建成一批研学基地。
——拓展文化演艺创新。支持演艺精品创作生产,重点支持《张家界·魅力湘西》《张家界千古情》等文化演艺节目创新发展,加大内容创新和节目策划力度,扶持代表武陵源地域文化特色剧目创作、展演。支持本土文化演艺企业科技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开发微视频、在线网游、综艺真人秀、影视剧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支持鼓励本土演艺企业走出去,国际知名演艺企业、团队引进来,促进中外演艺文化交流。
——提质乡村民宿产品。打好民宿文化牌,打造一批有思想、有文化、有灵魂、有温度的特色乡村民宿,提升民宿管理服务规范化水平。支持建设红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农耕文化、影视文化等特色民宿群,推动本土乡村民宿品类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加强民宿业主和服务人员文化包装、乡土文化讲解等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民宿从业者文化素质。
——培育饮食文化产品。弘扬土家饮食文化,彰显本土饮食特色,规划建设美食街区、夜市。引导鱼泉峪贡米、土家腊味、天子山辣椒、禾田居蔬菜、协合菜葛、高山生态茶等特色农产品进厨房上餐桌,支持本土美食菜品开发和美食品牌建设。吸引中外特色餐饮企业入驻,培育打造一批名菜、名厨、名店和名企。探索"餐饮+"模式,引导餐饮与演艺、零售、书店、花店等多业态融合,借助本土特色美食推动饮食文化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一批武陵源特色美食IP。
——打造特色文创产品。支持本土民族文化特色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开发,支持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推进民族手工艺品传承与创新。支持各类特色文创产品开发,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优"的小微文化旅游创意企业,加快文化创新、文旅创新,推动文化演艺、节庆会展、工艺制作等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土家织锦、土家银饰、砂石画等传统手工艺品牌,支持本土文化演艺企业科技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创意园区。以武陵源核心景区、宝峰湖景区、天际大观园、武陵古镇、黄龙古寨、文风高端休闲度假区等文化基地为基础,建设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加工产业。
——建设影视文化基地。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域化影视摄制服务协调机制,成立影视拍摄协调小组,全力对接取景拍摄相关工作。在西游记、阿凡达等影视剧取景点设置介绍牌,保留部分大戏拍摄造景,规划推出2-3条精品影视之旅线路。加强影视产业招商引资,推出精品影视之旅线路,鼓励支持影视文化项目、企业落户发展。
第三节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区工作的突出位置,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加强文明素养培育。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和政策法律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和党员的政策法制水平和为人民服务的水平。扎实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居民教育全过程,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庄、文明院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大力表彰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破除各种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建设,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地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深入推进诚信武陵源建设,持续开展旅游行业诚信等级评定工作,打造旅游诚信品牌。
——加强文体设施建设。进一步健全设施完善、覆盖城乡、形式多样的基层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消费模式,建设"云上张家界或云上武陵源"平台、张家界社区居委会村史馆。
——保护传承优秀文化。加强景区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保护,抢救、整理区内土家族民族文化遗产,深入挖掘并弘扬区内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洛铁画特色传统民族文化,加强弘扬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让自然风景烙上"文化"之魂。积极支持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特色手工艺品、特色旅游纪念品发展,支持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推进民族手工艺品传承与创新。
——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节会活动。重点办好以民族歌舞文化展示体验为主题的土家"伙普苏"民俗文化节,以民族服饰展示体验为主题的西兰卡普文化艺术周,以促进中外音乐艺术交流为主题的国际乡村音乐周。组织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持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文艺家进基层活动。组织非遗传承人(团队)、民间艺术团队、演艺企业等各类团体在春节、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和三月三、六月六等土家族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系列展演活动;举办论坛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民宿旅游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专家名流为促进乡村民宿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举办竞赛活动。以"武陵源伴手礼"为主题,举办文旅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以"武陵源故事"为主题,举办文化文艺作品比武大赛。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多功能体育中心(含皮划艇训练中心)。抓好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深入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实施军地坪街道全民健身建设项目,建设环城区健身步道,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农民健身工程。开展摄影大赛、体育赛事旅游节事活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水平,逐步健全服务运行机制,满足城乡居民、外来游客需求,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专栏14:文化体育重点建设项目 |
1、中湖乡文化旅游综合项目; 2、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体育馆; 3、武陵源区综合性文化体育场馆,含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各类场馆; 4、环城区健身步道建设; 5、军地坪街道全民健身建设项目; 6、武陵源区第二中学运动场提质改造; 7、张家界社区居委会等村史馆; 8、宝峰湖广场建设。 |
第九章改善生活品质推进共同富裕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补足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幸福武陵源。
第一节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创业带动就业等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把就业质量提升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支撑。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保障机制,持续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增收渠道,建立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资产性、经营性收入的长效机制,突出农民、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增收,确保低收入人群收入增幅高于社会平均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持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十四五"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达到8.2%以上。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健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将市场就业导向、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和劳动者就业创业意愿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就业与旅游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等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坚持分类施策,提高劳动参与率,着力培养新的就业增长点,扩大城区就业规模,统筹城乡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6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解决劳动者创业过程中融资难、税负重、门槛高等问题。加大创业资金支持,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及时兑现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中小型企业服务等新型创业平台建设,建立创业服务平台,促进产业资源、创业资本、高端人才等创业创新要素和各类服务向创业平台聚集。
——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参与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实施再就业帮扶行动。统筹城乡就业,健全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规范公益岗位开发和管理,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依托旅游政策,争取就业岗位让有志有为青年就业择业,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全面深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重点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行质量。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监测,推动农民工工作高质量发展。健全劳动关系预测预警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制度,加大基层调解规范化建设力度,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提升劳动争议处理效能和效率,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
第二节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大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定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供给,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建立更为完善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办园体制和投入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创新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和补充机制,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求。健全城区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制度。完善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到2025年,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60%。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乡村教育提质计划,全面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加大城乡对口帮扶力度。适当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水平。完善编制统筹分配使用联动机制,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实施教育人才引进计划,优化教师结构。持续强化保障力度,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水平。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目标。
——推进高中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改革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促进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旅游中等职业学校相对独立办学,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拓展涉旅专业,重点建设现有的旅游服务特色专业,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效益。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办好社会教育,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到2025年,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8%,普职分流比达55:45。
——推进成人教育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居民技能培训,开展成人教育科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及多种服务,不断提高广大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提高文明素养,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专栏15:教育提质工程 |
立德树人工程:坚持"五育并举",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强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功能。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教育评价改革工程: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文丰小学,优化城区小学布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提质工程,推进武陵源区第一中学学生公寓楼、初中教学楼维修改造,索溪峪镇中心学校教学楼改扩建,武陵源区第二中学学生宿舍改扩建和运动场地(篮球场、田径场地)建设。 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对接;推进学校网络光纤化升级改造,实现校园网络提速增智;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网络联校建设,实现农村学校网络联校建设全覆盖;加快智慧教室建设,完成"班班通"教学设备更新换代。到2025年,创建湖南省智慧教育示范区,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创新发展示范、人工智能应用、现代教育治理、教育信息素养提升"五个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加强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建设,大力推进中湖幼儿园、文丰幼儿园、河口幼儿园、野猫峪幼儿园建设。到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公办园占比达到60%左右。 中职攻坚工程:实施中职攻坚计划,努力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完成区烟草局大楼置换,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空间。建设武陵源区旅游职业学校教学楼、实训楼和学科教室。 |
第三节推进健康武陵源建设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导向,持续推进健康武陵源建设,统筹城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对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等方面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上级医改要求为指引,组建本级医疗集团,推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工作,努力提升医疗集团综合实力。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医疗集团信息化建设。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健康教育与疾病预防、医养结合的现代化医养体系建设,推动"健康武陵源"建设。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区、乡(街道)、村(景区救护站)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区人民医院、乡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改扩建中湖乡中心卫生院,巩固村卫生室建设;建设武陵源区中医院,大力加强中医康养能力建设;加大核心景区医疗保障升级改造,提升景区医疗救护救治能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医疗防控力量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标建设,加强远程医疗应用。有序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大力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发展"名医"工程,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批"医德高尚、能治好病、知名度高"的名优医生。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加强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增强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供给,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能力,加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力度,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快速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加强职业病防治,逐步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统筹做好免疫规划、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综合防控、结核病患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强化公共卫生专业机构建设,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推动安全生产一体化的监管体系。
专栏16:健康武陵源建设工程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推进区域医共体建设,大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与升级,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提质改造区人民医院,建设区人民医院应急医疗救治中心,扩容提质建设区中医院;改扩建中湖乡中心卫生院等6家基层医疗救治机构。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实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医疗应急体系建设:加强景区卫生应急体系,按10分钟救护圈要求设置救护站点,配备急救车辆、设备,建设8个核心景区救助站、15个村级急救点。 |
——促进人口健康发展。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和健康老龄化。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加大生育科学知识的普及力度,协调推进游客集散中心、门票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提供国家免费避孕药具、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生殖健康技术和宣传教育等优生优育服务。着力构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促进与管理,积极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康工作,着力提升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和生活质量。
——协同发展康养事业。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新业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依托中草药资源优势、绿色生态环境优势,以中草药健康文化传播和体验为核心,打造融中医疗养、康复、养生、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大湘西康养旅游目的地。重点建设以武陵源人民医院为基础的高端医养联合体和锣鼓塔高端度假康养小镇。加快区域性中心敬老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实行社会化运营。实施"互联网+养老"行动,争创国家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到2025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54张以上。
第四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进一步筑牢社会保险网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实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衔接和协调,完善多方位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城乡社保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推行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巩固完善工伤保险和大病保险。建立完善保障生活、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落实困境和重度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基本生活救助、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制度体系。推进城乡低保统筹发展,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困境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建设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为基础,以临时救助和慈善援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力促城市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全覆盖。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农村留守关爱、困境儿童保障等政策,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对因灾因病因残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实施临时救助。"十四五"时期,低保救助水平年增长率不低于10%,年均临时救助人群达到1000人次以上。
专栏17: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建设项目 |
1、武陵源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 2、武陵源区残疾人康复中心; 3、武陵源区残疾人托养中心; 4、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5、新建区救助管理站; 6、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光荣院、军人公墓(红军墓)、红色教育基地; 7、慈善超市。 |
——加快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拓宽社会福利保障范围。全面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坚持男女平等,改善妇女和未成年人发展环境,全面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的作用,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帮助青少年茁壮成长。夯实留守儿童关心关爱机制,力争到2025年,建成示范"留守儿童之家"33个。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健全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制度,加强残疾人就业权利保障,加强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军人公墓。加快农村幸福院建设提质改造。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加大乡(街道)和城市社区养老、托幼机构建设。深化殡葬改革,加大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区殡仪馆和区级公益性陵园,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集中治丧点的建设,全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和节地生态奖补制度。
专栏18:社会福利事业重点建设项目 |
1、公墓山建设; 2、殡仪馆建设。 |
第十章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健全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现代化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第一节完善社会治理格局
着力抓基层、打基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治安防控体系,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自我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促进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大力推广"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党建+"五个平台"功能更加完善。
——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防控格局。探索推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建立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小组等多方参与的联动机制,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健全群众自治制度,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按照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总体要求,面推广"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推进智慧综治建设,建立更加智能的网格化治理模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探索协商式、合作式、恳谈式的服务方式,提质网格化治理。加强景区、农村警务工作,大力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扎实开展智慧景区、智慧农村警务室建设。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推进"雪亮工程""雪亮乡村"建设,深化"铁腕治旅"行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全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者等各类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关怀帮扶体系。
第二节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聚焦基础性、全局性、系统性、战略性,全面推进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社区、乡村、学校、企业等基层组织单位为重点,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全民动员、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
——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气象服务保障,协调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加强风险预警,协调推进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统筹推进中小型水源工程和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开展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完善应对灾害的政策支持体系。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结合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形成综合防灾空间体系;加强城市消防站建设与改造,加快航空护林救援训练基地建设,逐步形成覆盖率高的消防扑救、森林防火体系;加强城乡抗震设防建设的管理和监督。依托旅游监管指挥中心,建立旅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完善旅游应急救援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强化旅游安全应急救援能力。
——大力推进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应急队伍体系、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民兵应急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精干实用的应急队伍体系。推进城乡消防力量和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建设,改善消防安全条件。
第三节健全安全防控体系
以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森林防灭火)安全和社会治安、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事业建设等为重点,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充分运用现代化、智能化手段,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安全服务水平,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深化"平安武陵源"建设。
——完善安全防控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加强力量建设、强化监测预警和实战演练,完善森林防灭火、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等指挥体系和协调机制,发挥各方优势,强化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为促进武陵源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安全防控体系。实施质量强区、知识产权、标准化和食品安全战略,提升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大力加强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监管责任体系、产品追溯体系、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方法手段,加快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管体系。加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管,构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体系,推进"互联网+"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
第四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以建设"法治武陵源"为目标,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法治政府、严格公正司法、加强社会法治为重点,持续深化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的法治化水平。
——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创建法治政府示范区,全面落实各项指标;加强全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督察机制。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和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参与行政决策的制度机制。推进依法行政,提升社会法治水平。着力推进城乡依法治理,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完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完善涉众型风险防范处置、舆情管控引导、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和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组织好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搞好诉源治理,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落实人民调解以奖代补机制。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和《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实施方案》。
——加强普法教育宣传。加强《宪法》《民法典》的宣传;落实好"八五"普法规划;加强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训;强化"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搞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加强对网络售假、虚假宣传、虚假促销、刷单炒信、恶意诋毁等违法行为的治理。
统筹发展其他事业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方位优化妇女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设社会现代化国家中的"半边天"作用。拓宽妇女就业渠道,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加强特殊困难妇女群体民生保障。完善分性别统计制度。
——保障儿童优先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儿童监护制度,健全基层儿童保护机制,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落实困境儿童保障制度。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治理机制,严厉打击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支持家庭发展。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对困难家庭、失独家庭、单亲特困等特殊家庭的政策支持、救助和服务。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倡导夫妻共担家务,探索实行父母带薪育儿假。
专栏19 :平安武陵源建设工程 |
武陵源区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应急信息化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建设、云环境建设、可视化指挥会商系统、指挥中心建设、基础设备建设、安全感知网络建设、通信指挥网络建设、监控指挥系统建设等。 武陵源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仓库、救灾物资仓库及配套设施,提质改造中湖粮食仓库、协合粮食仓库。 政法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加快张家界、水绕四门、袁家界、协合派出所四个无房所的用房建设项目,建设公安巡特警训练大楼。到"十四五"末,公安机关业务用房达标率不低于95%,消除无房和危房派出所,提高公安司法警务信息化程度。 |
第十一章着力开放创新塑造发展新环境
坚持以改革激发潜力,以创新激发动力,以开放激发活力,建设一流的发展环境,积蓄强大的发展动能,着力营造开放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府角色的彻底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基本建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人民满意型政府。
——完善权责清单制度。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减证便民。充分借鉴探索改革经验,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审批、城市管理、城乡建设用地等领域改革,加快优化生产生活环境。深入推进乡街道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加快街道(社区)简政放权减负赋权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全面进行"证照分离"和继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降低企业准入成本,推动市场准入制度变革,为武陵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度融合区、局管理机制,落实"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打造"审批环节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行政成本最低、投资环境最优"的政务服务中心,推进并完成景区管理体制的提质升级。"十四五"期间,力争在旅游与巩固脱贫成果、乡村振兴与巩固脱贫成果衔接机制改革试点经验取得突破。
第二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进一步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建立健全"奖、免、减、降、缓"综合举措,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帮助企业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实施更积极有为的财政、土地支持政策,鼓励已落地(户)企业扩大投资、发展壮大。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经营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
——持续优化政策环境。以"六稳""六保"工作为抓手,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严格执行减税降费措施,探索建立区领导挂点帮扶企业制度,主动对接金融机构,通过政银企三方合作模式,利用各类信用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减少贷款手续,延长贷款期限,创新贷款方式,优化普惠金融服务,有效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政策,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制定出台支持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采取申请贴息、投资补助、专项引导资金等方式开展旅游招商,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营造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着力营造低成本的经商环境来提升对外开放的吸引力。通过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市场有效、政府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提升综合成本率。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并建立相适应的投资体制、商事登记制度、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营造公平交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武陵源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
第三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紧紧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围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更高的视角、更广的视野、更新的合作方式,积极主动对接国家、省、市重大区域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积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强化开放意识、树立开放思维、敞开开放胸怀,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站位、担当作为,强化学习、探索创新,大幅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本领,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要克服"怕吃亏、等客上门"等思想,敢于、善于向市场借智、借力、借财、借市,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进对外开放工作上新台阶。
——进一步明晰开放路径。充分利用武陵源区旅游资源优势,围绕健全全域旅游产业链,挖掘对外开放潜力,编制对外开放路线图。做好项目储备、包装、策划和推介,大力引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养生、精品会展、电子商务和信息消费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和项目,积极引进其他大型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企业。牢牢把握全区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积极引进总部经济、龙头企业、外向型经济实体落户武陵源,以对外开放的大突破推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
——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政策。科学制定土地、金融、财税等优惠政策,完善产业促进政策、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建立"跟踪式""保姆式""促进式"的服务模式,促进项目落地落实。牢固树立"亲商、爱商、护商"的意识,着力形成"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氛围。选派一批年富力强、有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经验的干部,建立一支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人才队伍。完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第十二章团结一切力量真抓实干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和思想觉悟,切实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深入整合全区现有资源,强化要素资源保障,严格考核监督,科学编制好发展规划,确保发展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决落实《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干部标准,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八项本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加大基层保障力度,持续为基层减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党管武装,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第二节强化人才支撑保障
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素质旅游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充实人才智库,提供人才储备。面向国内和世界500强企业、高等院校、高端研发和服务机构,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和行业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有效推进企业家人才与培育载体有机结合,催生更多高素质企业家。建立旅游高端智库、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引进紧缺技能人才,做好一批新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为武陵源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制定旅游中高端人才引培激励政策,大力引进各类旅游人才,依托中山大学、吉首大学等院校定期举办旅游培训班,开展涉旅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旅游人才奖励机制,定期对在旅游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奖励。
第三节健全项目推进机制
以规划带动项目建设,以项目促进规划落实。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聚焦基础设施、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社会民生、国防工程等重大领域,开辟重点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对涉及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等重大项目,优先予以土地保障。加强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年度项目滚动机制。加强项目实施的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更大力度推进年度区重大项目建设。对已签约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做到提前介入、加强指导,协同做好项目落地中的选址、建设用地、审批(核准/备案)、资金筹措,创造条件推动项目尽快落地。集中力量为项目企业排忧解难,营造亲商、富商的良好环境。
第四节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依法开展规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估,强化动态管理,努力提高规划实施的效果。建立健全考核体系,明确各部门、各乡(街道)工作职责和任务。健全规划监测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监测,对纳入年度区级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的规划,要严格按规定履行相应程序,加强规划实施评估,根据有关法律,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评估报告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创新评估方式,探索开展年度评估,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增强规划评估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完善规划指标统计制度,为科学评估提供支撑。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政府与企业、社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促进规划有效实施。
附件: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附件: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性质 | 所在地 | 建设规划和主要内容 | 起止年限 | 总投资 (亿元) | 截至2020年预计完成投资(亿元) | "十四五"计划投资(亿元) | 项目业主 | 责任单位 | 目前前期工作情况 | 备注 | |
合计(185个) | 683.2817 | 111.355 | 563.7667 | ||||||||||
一、基础设施(57个) | 133.995 | 18.03 | 114.255 | ||||||||||
(一)交通(17个) | 46.67 | 4.7 | 41.97 | ||||||||||
1 | 天子山至黄龙洞公路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全长38.6公里(含支线),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8.5米,路面8.5米,隧道1道3080米,其中武陵源段26.6公里。 | 2021-2025 | 10.6 | 10.6 | 区交发公司 | 区交通局 | ||||
2 | 武陵源区智慧交通项目 | 续建 | 武陵源区 | 打造武陵源智慧城市交通系统。提质改造标志门游客服务中心、亘立酒店、森林公园等停车场。 项目完成后,将增加区域智能停车位1800个。 | 2017-2025 | 5.8 | 2.8 | 3 | 区产业公司 | 区产业公司 | 已完成部分智慧交通布局 | 续建 | |
3 | 中瑞公路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全长17.8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10米,路面8.5米,其中隧道1道2142米,其中武陵源段8公里。 | 2021-2025 | 5.6 | 5.6 | 区交通局 | |||||
4 | 协合至张家界东高速出口的连接线公路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新建协合至张家界东高速出口的连接线公路,长度17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 | 2021-2025 | 4 | 4 | 区交发公司 | 区交通局 | ||||
5 | S303中天公路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项目起于中湖乡杨家界居委会、接杨家界大道,途径宝月、檀木岗,改造里程11km,止于天子山街道泗南峪居委会、接天汨公路,道路采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8.5m,隧道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10m,设计速度40km/h。 | 2021-2025 | 4 | 4 | 区交发公司 | 区交通局 | 正在工可 | |||
6 | G241水文站至铁厂公路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改扩建水文站至铁厂的公路 | 2020-2025 | 3.5 | 0.2 | 3.3 | 区交通局 | 区交通局 | 立项完成 | ||
7 | 张家界市环武陵源景区南段(兴隆至马公亭)公路工程项目 | 继建 | 永定区教子垭镇、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 | 张家界市环武陵源景区南段(兴隆至马公亭)公路设计里程14.3km,三级公路标准、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时速30km/h,路基宽7.5m。 | 2020-2025 | 3.4 | 1.7 | 1.7 | 张家界市环景区南段兴马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 张家界市交通运输局 | 一标段已完成:二标段正在招标 | ||
8 | 文丰路网及沿河观光带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文风路、白虎堂、文风一街至五街及文丰二桥(人行)、文丰三桥(车行)、次岩一桥(车行)、次岩二桥(车行),同步施工管网。对3.85km文风河道进行绿化、河床整治。 | 2021-2025 | 2.6 | 2.6 | 区住建局 | 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 | ||||
9 | 中湖乡生态停车场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中湖乡 | 建设杨家界门票站生态停车场、中湖集镇生态停车场、宋家边集中安置区生态停车场。 | 2021-2025 | 2 | 2 | 中湖乡 | 项目策划阶段 | ||||
10 | S303桑植走马坪白族乡至武陵源泗南峪公路(天子山至汨湖) | 新建 | 武陵源区 | 修建桑植走马坪至天子山泗南峪公路8公里。 | 2021-2025 | 1.9 | 1.9 | 区交通局 | 工可批复 | "十三五"续建S303 | |||
11 | 中湖乡农村道路提质改造(道路加宽及白改黑) | 改扩建 | 中湖乡 | 提质改造中湖乡8个村(居)通村通组公路50公里。 | 2021-2025 | 0.8 | 0.8 | 中湖乡 | 项目策划阶段 | ||||
12 | 喻家嘴大桥改扩建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结合文苑路改造,对喻家嘴大桥进行改扩建,并贯通至张清公路。 | 2021-2025 | 0.62 | 0.62 | 区住建局 | 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 | ||||
13 | 城区市政道路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岩门七街、八街建设:建设内容包括土石方、道路、给排水、强弱电、交通标志、绿化、照明、溪沟改道等。军地路改造:改造路面结构,新建、铺设沥青,实施道路全长1705m。 | 2021-2022 | 0.57 | 0.57 | 城区市政道路建设协调建设工程项目指挥部 | 区住建局 | ||||
14 | 军邸路改造(标志门-狮子岩)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对军邸路2300m道路实施"白改黑"同步实施雨污分流、路灯建设、绿化,对人行道进行修复。 | 2021-2025 | 0.5 | 0.5 | 区住建局 | 暂无 | ||||
15 | 观音路改扩建及绿化工程 | 改扩建 | 武陵源 | 改扩建观音路,及沿路绿化建设 | 2021-2022 | 0.5 | 0.5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16 | 田富至黄龙洞道路建设 | 新建 | 田富村 | 改造四级公路9.5公里,其中新建3.7公里。 | 2021-2025 | 0.18 | 0.18 | 区交通局 | 前期规划 | ||||
17 | 宝峰路至牛山坡公路路面改造工程 | 改扩建 | 牛山坡 | 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建设道路为四级公路,全场1.8581千米,对现有路面进行加宽、硬化(沥青砼路面)配套完善道路路灯及标志等设施。 | 2021-2023 | 0.1 | 0.1 | 张家界市南方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区产业公司 | 已完成项目路面改造工程立项,准备挂网招标。 | |||
(二)能源(5个) | 2.62 | 0 | 2.62 | ||||||||||
18 | 中湖、天子山、协合加油站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中湖站:用地面积6000m2,经营汽、柴油,储油能力120m3(柴油30m3、汽油90m3)。天子山站:用地面积3200m2,经营汽、柴油,储油能力90m3(柴油30m3、汽油60m3)。协合站:用地面积2000m2,经营汽、柴油,储油能力90m3(柴油30m3、汽油60m3)。 | 2021-2025 | 1 | 1 | 区交发公司 | 区交通局 | ||||
19 | 农网改造 | 新建 | 武陵源区 | 1.国网武陵源区供电公司10kV高宝线海关支线改造等工程;2.国网武陵源区供电公司协合乡李家岗村中低压配电网改造等工程。 | 2021 | 0.3 | 0.3 | 国网武陵源区供电公司 | |||||
20 | 武陵源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项目(一期)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充电桩36台 | 2021-2025 | 0.2 | 0.2 | 区交发公司 | 区交通局 | ||||
21 | 武陵源区燃气供气系统提质升级项目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投资1200万元对原沙坪地块液化石油气站进行改扩建。 | 2021-2022 | 0.12 | 0.12 | 武能液化气站 | |||||
22 | 张家界新泰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LNG储存工程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天然气LNG储存站(储存规模2000吨;占地面积约30亩。 | 2021.1-2025.12 | 1 | 0 | 1 | 张家界新泰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 前期规划选址立项 | 为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发改价格〔2020〕567号文件要求,提升城镇燃气在恶劣天气、冬季采暖下的供气保障能力,保障城区供气稳定 | ||
(三)安全水利保障(8个) | 10.4 | 0.17 | 10.23 | ||||||||||
23 | 武陵源区水源工程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新建白虎堂、卸甲峪、清风峡、天子山等4座水库。 | 2021-2025 | 5 | 5 | 区水利局 | 前期工作 | ||||
24 | 中湖乡排水防涝及小河流域生态保护 | 新建 | 武陵源区中湖乡 | 整治中湖乡野鸡铺居委会、杨家界居委会、石家峪村、檀木岗村、青龙垭村等小河流域30公里,沿途建设步行道、绿化带、雕塑点等游憩场所,提质改造集镇区雨水收集系统、排水管网等。 | 2021-2025 | 2 | 2 | 中湖乡 | 项目策划阶段 | ||||
25 | 武陵源区城乡供水一体化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新建日供水规模20000m3/d白虎堂水厂,新建日供水20m3-200m3工程12处,新建日供水规模20m3以下23处。改扩建日供水规模1000m3/d 3处。 | 2021-2025 | 1.41 | 1.41 | 区水利局 | 区水利局 | ||||
26 | 武陵源吴家峪和索溪峪片区排水管网改造项目 | 改扩建 | 武陵源 | 百溪沟上段护岸改造1500米,军邸路上段排水管网改造3000米,路面1500米等。观音路排水管网2000米,仙花洞片区排水管网改造1000米,七门锣片区建设排水渠1200米等。 | 2021-2023 | 0.91 | 0.91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27 | 武陵源城区水厂改建工程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索溪水厂增加一组1.5万m3/d的水处理构筑物,董家峪水厂提质改造6000T/d;改造和新建供水管网8.5km。 | 2021-2025 | 0.4 | 0.4 | 区水利局 | 区水利局 | ||||
28 | 武陵源老旧城区排水管网普查及改造工程 | 续建 | 武陵源 城区 | 老旧城区排水管网普查10KM,吴家峪居委会排水管网改造3000M,画卷路居委会排水管网改造1000M,宝峰路居委会排水管网改造1000M. | 2020-2021 | 0.28 | 0.17 | 0.11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29 | 城区到山区村供水项目(融入城区管网) | 新建 | 双星村双文村田富村金杜村 | 建设40公里主管网,融入城区主管网。金杜村供水管网铺设约10公里。 | 2021-2025 | 0.2 | 0.2 | 索溪峪 | 水利局已规划设计 | ||||
30 | 武陵源排水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 | 改扩建 | 武陵源 | 计算机软件设备、电子监控设备、远程通讯网络、信息化采集系统等。 | 2021-2025 | 0.2 | 0.2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四)城乡统筹(20个) | 65.66 | 11.32 | 54.34 | ||||||||||
31 | 张清公路周边(二期)棚户区改造 | 续建 | 武陵源区 | 总面积342亩,其中红线内245亩,应征拆房屋521户。 | 2021-2025 | 9.5 | 9.5 | 张清公路沿线土地收储项目指挥部 | 区住保中心 | ||||
32 | 野猫峪棚户区改造(二期) | 改建 | 武陵源区 | 项目土地面积144.647亩,涉及项目用地总户数198户,拆迁房屋面积39586平方米。 | 2020-2025 | 9 | 3.6 | 5.4 | 野猫峪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指挥部 | 区住保中心 | |||
33 | 野猫峪片区开发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项目分两块,一是30亩安置区建设,二是104亩商业开发区建设。丰富武陵源城区空间布局规划,推动武陵源旅游小镇建设步伐。 | 2021-2025 | 8 | 8 | 区投促中心 | 正在进行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 | ||||
34 | 岩门大三期地块开发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面积136亩。 | 2021-2025 | 6.25 | 6.25 | 区投促中心 | |||||
35 | 中湖乡环境整治、土地收储及开发 | 新建 | 武陵源区中湖乡 | 中湖乡杨家界居委会赫家坪经武陵源二中、腰方坪至狗儿荡土地收储整理开发。 | 2021-2025 | 5 | 5 | 中湖乡 | 项目策划阶段 | ||||
36 | 索溪美景项目 | 续建 | 武陵源区 | 面积100亩,建设安置房700余套及地下室等设施。 | 2020-2022 | 4.2 | 1.5 | 2.7 | 湖南溢高置业有限公司 | ||||
37 | 中湖乡棚户区改造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中湖乡 | 改造中湖乡集镇周边居民聚集点:屈家岗、郭家院子、腰方坪、寨子岗、青泥堰、寨峪等居民聚集点。 | 2021-2025 | 3 | 3 | 区住建局 | 项目策划阶段 | ||||
38 | 武陵源集镇改造项目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①对协合原有居民房屋进行风貌改造,扩大原有集镇建设用地面积,新建插分公路安置区。 ②对中湖沿河大道、原集镇道路及集镇居民建房进行风貌改造。 | 2020-2025 | 2.8 | 0.7 | 2.1 | 协合乡 | ||||
39 | 老科协项目 | 续建 | 武陵源区 | 总用地面积23446.8平方米。 | 2020-2021 | 2 | 1 | 1 | 张家界宇达旅游实业有限公司 | 军地坪 | |||
40 | 武陵源区公交服务商业综合体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总占地月28亩,建设公交服务商业综合体 | 2021-2024 | 2 | 2 | 张家界市天诚置业有限公司 | |||||
41 | 武陵源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 续建 | 武陵源区 | 对武陵源区区直机关宿舍、高云景源、百溪花园、岩门安置区、教师村宿舍片区、施加落安置区、岩门新村安置区等老旧小区的道路、给排水管网、公共服务区域、强弱电、绿化、停车场、体育设施等进行改造。 | 2020-2025 | 1.88 | 0.8 | 1.08 | 区住建局、住保中心 | 区住建局 | |||
42 | 锣鼓塔片区综合整治 | 续建 | 武陵源区 | 道路提质8公里、污水主管网改造5632m、游步道5公里,及8公里溪沟治理四大方面综合治理。 | 2020-2021 | 1.5 | 0.6 | 0.9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43 | 中湖乡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 新建 | 武陵源区中湖乡 | 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集镇街道扩容美化、集镇提质升级改造、给排水管网改造,整体推进中湖乡美丽乡村建设。 | 2021-2025 | 1.5 | 1.5 | 中湖乡 | 项目策划阶段 | ||||
44 | 武陵源区老旧小区外配套基础设施项目 | 改扩建 | 武陵源 | 武陵源老旧小区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提质改造、污水管网改造、雨水管网改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垃圾中转站建设。 | 2021-2025 | 4.58 | 1.55 | 3.03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45 | 文风、向家坪、宋家边、百溪沟等小区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续建 | 武陵源区 | 对小区外道路、管网、桥梁、强弱电改造、游步道改造。 | 2019-2021 | 1.1 | 0.7 | 0.4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46 | 向家坪三期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占地面积31348平方米;建筑面积28046平方米。 | 2021-2025 | 1 | 1 | 区产业公司 | |||||
47 | 乡、街道基础设施提质改造 | 续建 | 武陵源区 | 对中湖乡、锣鼓塔街道、协合乡、索溪峪街道、军地坪街道、天子山街道的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 | 2019-2021 | 0.87 | 0.57 | 0.3 | 区乡村 振兴办 | 区乡村 振兴办 | |||
48 | 观音路沿线及王家峪片区棚户区改造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对片区居民房屋进行风貌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 | 2020-2021 | 0.6 | 0.3 | 0.3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49 | 豫花园酒店地块开发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面积10亩。 | 2021-2025 | 0.5 | 0.5 | 区投促中心 | |||||
50 | 武陵源区景区移民建镇扶贫项目岩门安置区二期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规划用地面积约3344.28平方米(5.01亩),总建筑面积7189.52平方米,项目小区规划由1栋多层住宅楼、1栋高层住宅楼及临街商铺及地下室组成,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704.87平方米,配套商业建筑面积1437.18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2047.47平方米,以及绿化、道路、水电等配套设施工程。 | 2021-2021 | 0.38 | 0.38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百溪边城开发有限公司 | |||||
(五)公共安全防范(5个) | 1.645 | 0.74 | 0.905 | ||||||||||
51 | 武陵源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项目 | 续建 | 武陵源 | 主要为应急信息化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包括云环境建设、可视化指挥会商系统、指挥中心建设、基础设备建设、安全感知网络建设、通信指挥网络建设、监控指挥系统建设等。 | 2020-2025 | 0.795 | 0.5 | 0.295 | 区应急 管理局 | 区应急 管理局 | |||
52 | 武陵源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主要为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包括应急物资仓库建设;新建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仓库2000平方米;中湖粮食仓库提质改造1200平方米,协合粮食仓库提质改造;救灾物资仓库300平方米,;配套设施300平方米,公路80米及围墙。 | 2020-2025 | 0.5 | 0.24 | 0.26 | 区商务和粮食物资储备局 区应急管理局 | ||||
53 | 派出所建设项目 | 新建、改扩建 | 锣鼓塔街道、袁家界管委会、水绕四门、协合乡 | 在锣鼓塔、天下第一桥、水绕四门、协和敬老院原址建设派出所,建筑面积共4100平方米。 | 2021-2025 | 0.17 | 0.17 | 区公安分局 | 区公安分局 | ||||
54 | 公安信息化体系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购置公安信息化设备及配套设施。 | 2021-2025 | 0.1 | 0.1 | 区公安分局 | 区公安分局 | ||||
55 | 武陵源区人武部靶场建设项目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主要为靶场改造建设:包括场地平整铺设20亩,修建围墙400米,居民通行道路1000米,智能化打靶系统建设,监控指挥系统建设,附属库房建设等。 | 2021-2025 | 0.08 | 0.08 | 区人武部 | |||||
(六)信息支撑(2个) | 7 | 1.1 | 4.19 | ||||||||||
56 | 智慧武陵源 | 续建 | 武陵源区 | 进行智慧治理(基层治理平台、网格化系统)、乡镇综治指挥室规范改造、智慧市场监管(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智慧城管、视频共享平台等建设 | 2018-2025 | 5 | 1 | 4 | 区大数据中心 | ||||
57 | 智慧景区建设 | 续建 | 武陵源区 | 进行张管局指挥中心及景区管委会、门票站指挥室、吴家峪指挥中心及指挥调度平台、景区视频监控补点、旅游服务系统、旅游数据及网控中心等建设 | 2019-2021 | 2 | 0.1 | 0.19 | 区大数据 | 区大数据中心 | 项目策划阶段 | ||
二、产业发展(72个) | 494.7658 | 76.27 | 412.4958 | ||||||||||
(一)旅游(55个) | 465.515 | 74.27 | 385.445 | ||||||||||
58 |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项目 | 改建 | 武陵源区 | 项目主要完成武陵源自然遗产地部分保护管理设施及生态服务设施的建设,具体建设内容与规模如下:(1)保护管理设施:界碑界桩125个,标识标牌758块,应急救援站点6座,景区公共服务点(咨询、休息点 )24座,卫生救护站点5座。(2)生态服务设施:地质科普展示栏1200.00m2,地质科普标识牌240块,自然遗产地宣传栏1500.00m2,步行道4193.00m(宽1.5m),生态厕所整修4座。 | 2021-2025 | 0.15 | 0.15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文旅广体局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林业局 | ||||
59 | 武陵源核心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 | 改建 | 武陵源 | 本项目拟完善武陵源核心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1)空中田园景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项目:停车场、旅游中心、地质灾害治理、景区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2)智慧景区建设:新建景区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平台和旅游服务系统。 | 2021-2025 | 0.4 | 0.4 | 区住建局 | 区发改局 | ||||
60 | 特色产业小镇建设项目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军地坪索溪峪旅游经济服务区;建设天子山、中湖旅游经济增长的拓展区、延伸区;建设锣鼓塔、协合黄家坪、龙尾坝高端休闲、康养片区;建设协合宝峰山以南(协合村、杨家坪、李家岗)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度假片区。 | 2019-2025 | 60 | 20 | 40 | 军地坪街道、中湖乡、天子山街道、索溪峪街道、锣鼓塔街道、协合 | 民族文旅小镇正在进行创建 | |||
61 | 文丰休闲旅游小镇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占地面积约1300亩,拟建设以休闲旅游为特色、配套开发为支撑,集休闲旅游、文化娱乐、生态宜居、健康养生于一体的大型综合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商业街、美食街、酒吧街、学校、风情民宿、民俗展览馆、游乐园、国际度假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等。 | 2021-2027 | 80 | 0 | 80 | 区投促 | 招商 | |||
62 | 武陵源景区景点提质升级项目 | 改建 | 武陵源区 | 对黄龙洞、宝峰湖、百龙天梯、黄石寨索道、杨家界索道、天子山索道、十里画廊小火车等景区景点提质升级。 | 2021-2025 | 41.2 | 41.2 | 各相关公司 | 各相关公司 | ||||
63 | 杨家坪旅游服务综合体 | 新建 | 索溪峪街道 | 项目位于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黄龙路社区杨家坪、高东坪、牛车坪地块。基于杨家坪附近的黄龙洞旅游资源与杨家坪宽阔的土地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互动发展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休闲地产社区为核心的功能构架。借助汽运东站,形成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 | 2021-2025 | 40 | 40 | 区投促中心 | 项目区已做了概念性规划方案设计,并进行了拆迁摸底 | 招商 | |||
64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国际康复养生中心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在索溪峪、天子山、中湖、协合、锣鼓塔等区域内建立康复疗养综合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溶洞泥浴、医疗保健、民俗探险、中医药古秘方研发、山泉(温泉)水浴、休养等。 | 2021-2025 | 30 | 30 | 区卫健局 | |||||
65 | 桃花溪谷 | 续建 | 军地坪街道画卷路 | 规划用地218亩,总建筑面积13.59万平方米,建设特色客栈、商业购物区、餐饮休闲区、精品酒店区。 | 2016-2021 | 12 | 11 | 1 | 张家界桃花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军地坪街道 | 续建 | ||
66 | 天际大观园 | 续建 | 武陵源区 军地坪街道 | 占地面积100亩,设计总建筑面积99619平方米,建设特色客栈、商业街区。 | 2018-2021 | 10 | 7.7 | 2.3 | 张家界天际大观园有限公司 | 军地坪街道 | 正在进行主体建设 | 续建 | |
67 | 紫霞仙山提质升级工程 | 续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售票中心、紫霞广场等。 | 2018-2021 | 10 | 6.7 | 3.3 | 张家界紫霞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 |||
68 | 罗公坪地块开发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开发地块,释放其商业价值。 | 2021-2025 | 10 | 10 | 区产业公司 | 正在进行招商引资工作 | ||||
69 | 党校地块开发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开发地块,释放其商业价值。 | 2021-2025 | 10 | 10 | 区产业公司 | 正在进行招商引资工作 | ||||
70 | 宝峰山文化康体旅游综合项目 | 新建 | 协合乡 | 此项目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南端协合乡境内,与天子山景区和宝峰湖景区遥相呼应。可建设休闲度假客栈、文化创意区、养生养老、国学体验等,开发徒步、宿营等户外活动路线。 | 2021-2025 | 10 | 10 | 区投促中心 | 项目区内有保存较好的文化古迹 | ||||
71 | 武陵源西部乡村生态探险科考游基地 | 新建 | 武陵源区中湖乡 | 开发建设清风峡、八仙山、桃花溪生态长廊、石家峪百猴谷等景点,完善"四峪连线",打造新的旅游产品。 | 2021-2028 | 10 | 4 | 中湖乡 | |||||
72 | 旺府武陵源 | 续建 | 武陵源区 | 总占地约225亩,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建设高端中式庭院社区,高端酒店。 | 2019-2021 | 9 | 6.85 | 2.15 | 张家界新旺阳置业开发有限公司 | 军地坪街道 | 正进行一期建设 | 续建 | |
73 | 森林生态环保主题酒店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在锣鼓塔区域打造连锁或高档的生态、自然、和谐、低碳、环保主题酒店。 | 2021-2025 | 8.5 | 8.5 | 锣鼓塔街道 | |||||
74 | 双星生态康养基地 | 续建 | 武陵源区 | 以观音洞景区为中心向周边扩展,主要利用村民住房进行改造,适当新建一部分配套设施,总投资8亿元,规模在800间住房左右,以吸纳社会投资为主。为本地村民预计提供200个就业岗位。 | 2019-2024 | 8 | 2 | 6 | 张家界双源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索溪峪街道 | 前期规划 | ||
75 | 武陵源双峰生态休闲园旅游综合体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集休闲、观光、度假、采摘、野营为一体的区域综合性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基地,建设采摘、度假、农业观光园等,奇瑞途居房车、帐篷、院士屋、及作品展示营地。 | 2021-2025 | 8 | 8 | 区投促中心、索溪峪街道 | 招商 | ||||
76 | 核心景区提质扩容工程 | 续建 | 武陵源区 | 核心景区游道、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基础配套设施提质改造;完善鹞子寨、杨家界、老屋场、茶盘塔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提质黄石寨环山游道,打造精品线路,分流均衡核心景区游客走向;八大景区服务站点建设。 | 2020-2025 | 6 | 1.2 | 4.8 | 张管局 | 前期已完成天下第一桥游道复线、第二批厕所等建设 | |||
77 | 张家界武陵源旅游文化广告创意基地 | 改建 | 武陵源区 | 将军地坪、天子山、锣鼓塔区域内闲置国有宾馆改建为旅游文化广告创意基地。 | 2017-2025 | 6 | 0.14 | 5.86 | 区产业公司 | 正在进行 | |||
78 | 天马国际公寓 | 续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用地面积42718.26平方米,修建商住一体式酒店公寓。 | 2019-2021 | 5.5 | 3.68 | 1.82 | 张家界天马山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 索溪峪街道 | 正在进行建设 | ||
79 | 中湖乡文化旅游综合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中湖乡 | 建设文化演艺、娱乐、休闲度假村项目。 | 2021-2025 | 6 | 6 | 中湖乡 | 项目策划阶段 | ||||
80 | 武陵源核心景区现有资源再利用项目 | 改建 | 天子山、袁家界、杨家界等 | ①将天子山、袁家界、杨家界原产业公司房屋及原住居民拆迁保留房屋改造为游客就餐点;对天子山原土家山寨进行提质改造;将景区原住居民拆迁保留房屋改造成空中田园游客服务中心、空中田园土家风情民俗文化展览中心,并在老屋场至空中田园路段建设旅游观光电车。将袁家界乌龙寨停车场旁5户拆迁房,提质改造为袁家界简餐中心及配套设施。将袁家界下坪远离交通要道的12户拆迁房提质改造为品质高端、设施齐全的农耕庭院。将迷魂台环保车停车场迁移至后花园,在后花园至天下第一桥段开通观光电车。 ②利用原景区的接待设施改造成摄影驿站 | 2018-2025 | 6.8 | 1 | 5.8 | 区产业公司、张家界绿源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已投入300万元完成了天子山快餐厅建设,其他子项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及手续报批 | |||
81 | 张家界华邑宾馆 | 续建 | 武陵源区 | 建筑面积68378.4平方米,高端酒店,客房315间。 | 2018-2021 | 5.58 | 4.57 | 1.01 | 张家界首冠 投资有限公司 | 锣鼓塔街道 | 正在进行建设 | 续建 | |
82 | 武陵源绿景休闲园区 | 续建 | 武陵源区 | 原高尔夫球场建设项目,因政策要求调整项目建设,占地面积约1338.3亩,主要规划建设高端精品酒店和客栈区、以及其他商业相关配套设施项目。 | 2020-2025 | 5 | 前期土地手续办理、整理等费用等1亿元 | 4 | 张家界新东阳体育娱乐有限公司 | 军地坪街道 | |||
83 | 军地坪旅游综合体建设(原台湾山庄)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高端酒店、旅游服务设施。 | 2021-2025 | 5 | 5 | 台湾山庄投资有限公司 | 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 ||||
84 | 武陵源自驾车宿营基地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在锣鼓塔张家界居委会、索溪峪街道办、协合乡插旗峪居委会、天子山镇及中湖乡建设自驾车停车场、帐篷营地,配套加油站、汽车维修站等。 | 2021-2025 | 5 | 5 | 各相关乡(街道) | 招商 | ||||
85 | 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 续建 | 武陵源区 | 在协合杨家坪村、李家岗村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建设协合田园综合体;在索溪峪街道建设集休闲农业观光、果蔬种植及采摘体验基地,民俗客栈、特色餐饮,乡村旅游购物,旅游设施配套于一体的田富田园综合体,在邱家坪建设集蔬菜种植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邱家坪田园综合体;在中湖乡持续打造青龙垭桃花溪、续建青龙垭水果采搞观光园;建设"鱼泉贡米"优质稻生产基地 5000 亩,配套深加工厂房。 | 2019-2025 | 4.8 | 0.6 | 4.2 | 协合乡、索溪峪街道、中湖乡 | 协合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实施 | |||
86 | 东冠酒店建设工程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项目总面积103亩,建设高端酒店。 | 2021-2025 | 4.5 | 4.5 | 张家界东冠大酒店有限公司 | 中湖乡 | ||||
87 | 张家界生态基因库及生态旅游基地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在街道范围内建设观光大棚20处。 | 2019-2024 | 4 | 1 | 3 | 索溪峪 | 前期准备工作 | |||
88 | 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①改造紫草潭、劈山救母、骆驼峰服务站及紫草潭管理用房1651平方米;改造天子山索道上站至老屋场空中田园游步道21.4千米,观景平台28个,休息点8个;提质黄石寨山顶游步道3.5千米,建独塔悬索桥1座,改造服务设施;锣鼓塔增设大巴车回车道、执勤室及步行道1千米、新建2个服务站点;金鞭溪复线改造金鞭溪及索溪峪游道13.6千米;袁家界下坪改造原历史建筑为集咨询、补给、农耕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站点;杨家界景区、鹞子寨景区等游步道、厕所、观景点(台)的建设。 ②景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项目通过对茂隆宾馆、土家山寨、地质博物馆等现有建筑旧址翻修改造为简餐服务站点。 | 2019-2025 | 3.4 | 0.6 | 2.9 | 张管局 | 项目已进行了立项 | |||
89 | 猴子坡自动扶梯建设项目 | 新建 | 核心景区 | 建设十里画廊至大观台的自动扶梯,约2km。 | 2021-2025 | 3 | 3 | 张管局 | |||||
90 | 朝阳寺开发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高端旅游综合服务设施建设。 | 2021-2025 | 3 | 3 | 区投促中心 | 招商 | ||||
91 | 协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含一二三产业融合) | 续建 | 武陵源区协合乡 | 项目在协合乡杨家坪村和李家岗村,紧邻插分公路,规划面积1200亩。建设内容包括:科技服务中心,主题农业公园,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 2018-2022 | 3 | 1.18 | 1.82 | 武陵源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筹备管委会 | 协合乡 | 项目已完成部分规划 | ||
92 | 协合农旅休闲体验园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协和乡杨家坪村、李家岗村开发集亲子体验、农家休闲、研学科普、民居民宿、特色餐饮为一体的农旅休闲旅游。 | 2020-2025 | 2.85 | 0.02 | 2.83 | 协合乡 | 项目策划 | |||
93 | 环武陵源城区休闲游步道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在武陵源城区环山:百溪花园后山-白杨坡-岩门坡-牛船坡-王家岗-高云后山一线新建休闲游步道,可供休闲度假客人散步、俯瞰城区及周边山景,增加武陵源城区品位和度假设施。 | 2021-2025 | 2.5 | 2.5 | 区产业公司、军地坪街道 | 可招商 | ||||
94 | 一线天、清风峡、宝峰寺户外休闲旅游线路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将现有的武陵源索溪峪街道办文风的一线天、协合乡宝峰山寺、中湖乡清风峡按照户外旅游线路标准进行改造,将此三处打造成为户外休闲旅游线路,成为武陵源区建设全域旅游的补助产品,吸引户外休闲游客。 | 2021-2025 | 2.5 | 2.5 | 索溪峪街道、中湖乡、协和乡 | |||||
95 | 百鸟坡游步道 | 改扩建 | 武陵源 天子山景区 | 水绕四门至空中田园游步道。 | 2021-2025 | 2 | 2 | 区产业公司 | 完成前期调研考察工作 | ||||
96 | 空中田园大景区开发 | 续建 | 天子山景区 | ①打造集民宿、餐饮、游览等基础设施完善的新景点。 ②空中田园景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项目:停车场、地质灾害治理、旅游厕所、景区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 | 2018-2025 | 2.5 | 1.1 | 1.5 | 空中田园公司 | 区产业公司 | 已完成整体项目规划。 | ||
97 | 张家界千古情提质升级项目(三期) | 新建 | 武陵源区文丰居委会 | 提质升级千古情剧院 | 2021-2025 | 2 | 2 |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索溪峪街道 | 项目已备案 | |||
98 | 城区写字楼整体开发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总用地36.91亩,拟建房源474套,地下停车场面积20097平方米。 | 2021-2025 | 2 | 2 | 区产业公司 | |||||
99 | 高云三校合一酒店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项目总用地面积69.3657亩,宗地用途为住宿餐饮,使用年限为40年。 | 2021-2025 | 2 | 2 | 区自然资源局 | |||||
100 | 全域旅游高端民宿区 | 续建 | 武陵源区中湖乡 | 持续打造五号山谷、回家的孩子等高端民宿,建设寨峪、屈家岗、赵家坡等高端民宿区,全面带动全域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 | 2020-2025 | 2 | 1.2 | 0.8 | 中湖乡 | ||||
101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锣鼓塔峪园游客换乘中心 | 新建 | 武陵源区峪园隧道出口100米左侧 | 项目拟完成锣鼓塔峪园游客换乘中心的建设,项目用地面积13879.35㎡,总建筑面积5310㎡,新建筑面积4470㎡,保留改造约840㎡,修建配套用房、游客集散休闲区,修建停车位1000个。 | 2021-2025 | 1.76 | 1.76 | 区产业公司 | 区产业公司 | ||||
102 | 武陵源天子山红色旅游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 | 天子山街道 | 3.9万平米规模,打造红色图腾文化、景观升级、红培研学设施、红色演艺广场、主题灯光照明、红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及文化路面铺装、周边道路改造、停车场等。 | 2021-2025 | 1.6 | 1.6 | 区产业公司 | 子项正在进行前期发改备案工作 | ||||
103 | 腰子寨户外线路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在现有腰子寨游览线路基础上,增加建设户外体育项目的功能设施,引导和温馨提示灯标识标牌,及其它标准规范的户外设施,把腰子寨打造成国内著名的户外体育健身线路。 | 2021-2025 | 1.5 | 1.5 | 张管局、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 |||||
104 | 环保客运道路及站场提质改造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道路:对森林公园防火公路全长2.67千米;索张公路全长12.245千米,杨龙公路6.7千米提质改造,天子山两园路18.2公里提质改造;站场:对吴家峪办公大楼、售票检票系统、天子山站场、天下第一桥站场、水绕四门站场、十里画廊站场进行提质改造。 | 2019-2021 | 1.5 | 0.9 | 0.6 | 环保客运公司 | 已完成森林公园防火公路、索张公路提质改造建设 | |||
105 | 核心景区餐饮布点工程 | 改扩建 | 景区内 | 解决景区内游客用餐问题,在景区内布局就餐点,统一整合管理。 | 2018-2022 | 1 | 0.1 | 0.9 | 张家界市佳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 区绿源公司 | 建设袁家界上坪片区服务站点(含餐饮点) | ||
106 | 观音洞提质升级改造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对观音洞进行提质改造。 | 2020-2021 | 1 | 0.8 | 0.2 | 索溪峪街道 | ||||
107 | 袁家界社区整体移民搬迁后生态修复、项目开发 | 新建 | 锣鼓塔街道袁家界社区 | 搬迁后生态修复,衍生无污染旅游服务产业开发。 | 2021-2025 | 1 | 1 | 锣鼓塔街道 | 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 | ||||
108 | 武陵源核心景区袁家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续建 | 武陵源核心景区袁家界景区上坪、下坪、及景区主要服务站点等地。 | 项目用地面积约70亩,总建筑面积13969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约积12415平方米,改造面积约1557平方米)。1.打造景区服务站点新建及改造工程;2.对袁家界寨子、刘家檐、天子山贺龙公园等景区进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3.完善其它配套服务工程。 | 2020-2025 | 0.67 | 0.2 | 0.47 | 区绿源公司 | 区绿源公司 | |||
109 | 杨家界索道上下站及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上站土地使用面积5亩;建设土家文化展示厅;下站土地使用面积23亩、建设员工宿舍、食堂等后勤设施、游客接待中心。 | 2020-2021 | 0.6 | 0.45 | 0.15 | 张家界市杨家界索道有限公司 | ||||
110 | 天子山游客服务中心 | 新建 | 天子山 | 建设内容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及其它附属设施。 | 2020-2025 | 0.4 | 0.2 | 0.2 | 区产业公司 | 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 |||
111 | 武陵源头"潇湘茗人居"茶旅文化产业园 | 续建 | 武陵源区协合乡黄家坪村 | 第一期:在原茶场基础上改造和修建"潇湘"茶旅交流中心,具备每天300人的接待能力;第二期:改造和新建 300 亩有机观光茶园,配套户外拓展和露营基地配置设施;第三期:联合当地村民或众筹资源客户,修建"茶园秘境、森林禅修"康养度假部落,具备每天接待100人的高端轻奢度假功能,并联合当地村民,组建配套餐饮种养供给联合体。 | 2018-2025 | 0.205 | 0.05 | 0.155 | 张家界武陵源头茶业有限公司 | 协合乡 | |||
112 | 龙尾巴休闲村庄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按"一村五园"布局,建设龙尾新村,开发洁美庭院、风光田园、休闲竹园、绿色茶园、幸福乐园。 | 2020-2025 | 0.1 | 0.03 | 0.07 | 协合乡 | 项目策划 | |||
(二)工业(2个) | 12.2 | 0 | 12 | ||||||||||
113 | 武陵源文旅产品创业园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旅游产品加工展示基地。 | 2021-2025 | 12 | 12 | 区产业公司 | 前期规划 | ||||
114 | 张家界通盈建材有限公司砂浆生产线 | 建筑 行业 | 武陵源 | 新建一条预拌砂浆生产线 | 2020—2021 | 0.2 | 张家界通盈建材有限公司 | 申请指标中 | |||||
(三)农业(8个) | 3.7108 | 0 | 3.7108 | ||||||||||
115 | 葛根产业园及葛根博物馆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打造集休闲观光、亲子户外、垂钓、婚纱摄影、餐饮体验和葛根标准化种植展示于一体的葛根产业园;打造包含葛根标本区、功能展示区、标准种植区、加工工艺区、饮食文化区、葛根展示体验区等为一体的葛根博物馆。 | 2021-2025 | 1 | 1 | 区农业 农村局 | |||||
116 |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推进全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农村一二三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 2021-2025 | 0.5 | 0.5 | 区农业 农村局 | |||||
117 |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改建 | 武陵源区 | 整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 | 2021-2025 | 0.4 | 0.4 | 区农业 农村局 | |||||
118 | 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5400亩,提质改造10700亩。 | 2021-2025 | 0.37 | 0.37 | 区农业 农村局 | |||||
119 | 葛根种子基因库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引进新品种、打造葛根种苗培育基地500亩,建立"葛根基因库",繁育适合于本地需要的高产优质高淀粉含量的粉葛新品种。 | 2021-2025 | 0.1 | 0.1 | 区农业 农村局 | |||||
120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武陵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1、森林质量精准提升3000亩; | 2021-2022 | 0.14 | 0 | 0.14 | 武陵源区林业局 | 武陵源区林业局 | |||
121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1、建设预警监测系统景区消防池及管网建设20个,监测点80个,视频监控160套,防火监测无人机2架。2、通信指挥系统。火场通信建设,林场监控中心建设。3、消防队伍能力建设。提升、训练扑火队伍装备6套。4、防火宣传建设。防火宣传车2辆,LED防火系统屏5个。 | 2021-2022 | 0.186 | 0 | 0.186 | 武陵源区林业局 | 武陵源区林业局 | |||
122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1、农田面源污染控制工程;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3、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工程4、秸秆农膜污染治理工程。 | 2021-2022 | 1.0148 | 0 | 1.0148 | 武陵源区农业农村局胡凌文 | 武陵源区农业农村局胡凌文 | |||
(四)服务业(7个) | 13.34 | 2 | 11.34 | ||||||||||
123 | 锣鼓塔游客集散中心 | 续建 | 武陵源区 | 对民俗大酒店、老人民银行、峪园停车场整体开发。 | 2019-2021 | 4 | 2 | 2 | 区产业公司 | ||||
124 | 武陵源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区级综合物流中心,完善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 2021-2025 | 3 | 3 | 区产业公司 | 项目策划 | ||||
125 | 亘立商业广场二期 | 改扩建 | 武陵源军地坪街道 | 将邮储银行后坪、亘立超市后坪及周边统一规划改建,与亘立商业广场一期形成整体商业圈。 | 2021-2025 | 2 | 2 | 亘立嘉成公司 | 区产业公司 | ||||
126 | 杨家界游客服务中心 | 新建 | 武陵源区中湖乡 | 建设门票站及生态环保停车场。 | 2020-2025 | 1.8 | 1.8 | 中湖乡 | |||||
127 | 梓木岗龙尾巴综合服务中心 | 新建 | 武陵源区 | 供龙尾巴、抗金岩特色民宿客栈片区游客进入核心景区的重要游客聚散服务中心,提高武陵源景区服务品质。 | 2021-2025 | 1 | 1 | 张管局 | |||||
128 | 武陵源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1个武陵源区域性农产品仓库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基地、5个乡(街道)田头仓储冷链保鲜设施基地、12个村仓储保鲜设施。1、建设物流仓库、农产品加工车间、新建冷藏配送车间等生产用房10000平方米;2、配套综合楼、新建冷冻、冷藏库库房7200平方米;3、冷藏车8辆;4、信息化及其他配套设施145套。 | 2021-2025 | 0.54 | 0.54 | 区农业 农村局 | 区农业 农村局 | ||||
129 | 武陵源旅游服务功能区 | 新建 | 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 | 位于迎宾路居委会七门逻,面积60亩,为二类居住用地。 | 2021-2025 | 1 | 1 | 区投促中心 | |||||
三、生态环保(27个) | 42.2374 | 13.705 | 28.4674 | ||||||||||
130 | 景区生态修复及生态植被恢复项目(含景区移民搬迁) | 续建 | 武陵源区 | 拆除景区建构筑物,搬迁核心景区内原住居民,建设移民新村;景区移民搬迁植被恢复,修复景区生态环境。. | 2014-2025 | 18 | 6 | 12 | 张管局 | 正在进行袁家界和天子山移民搬迁工程 | |||
131 | 索溪流域武陵源段环境综合整治 | 续建 | 武陵源区 | 水环境治理共分为13个子项: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核心景区水污染治理项目、锣鼓塔街道污水处理提质项目、索溪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提标改造项目、武陵源城区污水管网提质改造项目、城区污水管网扩建项目、初期雨水截留系统建设项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禽畜养殖污染治理项目、金鞭溪流域生态修复项目、索溪流域生态修复项目、武陵源城区三溪治理项目。 | 2020-2025 | 8 | 1 | 7 |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生态环境分局 | 总体方案已完成,其中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正在实施,索溪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提标改造项目已经完成 | |||
132 | 武陵源区索溪河水系综合整治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生态补水水源工程,岸坡整治、生态修复及景观,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生物措施,水源地保护。新建小(1)型水库一座,新增供水能力48万吨/年,生态补水150万方;河道整治10公里;新建护岸5.2公里,改建护岸6.5公里;河道清淤8公里,清淤量12万方;拦水坝生态化改造22座;水质净化湿地5处,岸坡植被修复6公里;水生植物种植0.28平方;水源地保护3处。 | 2020-2025 | 2.62 | 1.8 | 0.82 | 区水利局 | 区水利局 | |||
133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城镇污水整治工程建设项目 | 改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黄龙洞片区污水处理及配套污水管网;索溪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配套污水管网;中湖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及配套污水管网;天子山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寄配套污水管网;协合乡插旗峪居委会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协合乡杨家坪村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管网;锣鼓塔污水处理厂整治工程及配套污水管网。 | 2019-2025 | 2.53 | 1.1 | 1.43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134 | 索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含百溪沟) | 续建 | 武陵源区 | 新建改造护岸、护坡10.92km,新建河道拦水坝21处,营造河道生态湿地0.5平方公里,敷设截污干管6.46km,疏通河道等。 | 2019-2022 | 1.4 | 0.14 | 1.26 | 索溪河综合治理项目指挥部 | 区水利局 | |||
135 | 武陵源生态气象监测服务体系与国家气象公园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国家气象观测站、生态气象观测系统和对流层风廓线雷达。成立武陵源区气象局,武陵源区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武陵源区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建设张家界国家气象公园总部和科考基地,建立相应的气象业务服务体制机制。 | 2021-2025 | 1.2 | 0 | 1.2 | 市气象局 | 项目策划阶段 | |||
136 | 黄龙洞片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在黄龙洞片区新建污水管网10km,新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近期5000T/d,远期10000T/d。 | 2020-2021 | 1 | 0.4 | 0.6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 | ||
137 | 索溪峪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升级改造(三期)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 | 提质改造及扩容污水处理规模10000吨/天 | 2021-2025 | 0.8 | 0.36 | 0.44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138 | 武陵源区垃圾中转站项目 | 改建 | 武陵源区 | 一、垃圾中转站:1.将全区现有的33座垃圾中转站改造为可实行垃圾分类分拣、分类压缩的生活垃圾中转站,投资约为1650万元;2.选址新建8座垃圾分类分拣、分类压缩的生活垃圾中转站,其中7座小型中转站,投资约为1050万元,1座大型中转站,投资约为1500万元。二、城市公厕:1.将全区现有33座公厕改造为含有"第三卫生间"的公厕,投资约为1320万元;2.选址建设8座含有"第三卫生间"的公厕,建设投资约为560万元。 | 2020-2025 | 0.61 | 0.27 | 0.34 | 区城管局 | 区城管局 | |||
139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垃圾处理项目 | 改建 | 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 | 1.原武陵源区野猫峪生活垃圾填埋场从38亩扩容至50亩,日处理量从100吨增加到150吨,渗滤液处理系统提质改造,垃圾填埋库土覆盖改膜覆盖,垃圾分类场建设,垃圾填埋场使用年限延长5-10年;2.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场,占地15亩,日处理量28吨;3.建设建筑渣土、装修垃圾处理场,占地50亩,日消纳处理量约800方。 | 2020-2025 | 0.59 | 0.26 | 0.33 | 区城管局 | 区城管局 | |||
140 | 中湖天子山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 | 改扩建 | 武陵源 |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000吨/天,新建污水管网6.41KM。 | 2020-2025 | 0.53 | 0.32 | 0.21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141 | 武陵源老旧城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 | 改扩建 | 武陵源 | 宝峰桥片区管网1000米,陈家岗片区管网1200米,城中村管网1500米,锣鼓塔片区管网3000米等。 | 2019-2024 | 0.38 | 0.23 | 0.15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142 | 协合乡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在协合乡协合村、杨家坪村、李家岗村铺设污水管网,修建小型污水处理厂一座。 | 2019-2025 | 0.3 | 0.05 | 0.25 | 协合乡 | 污水处理厂在修建 | |||
143 | 武陵源集镇污水整治处理工程 | 改扩建 | 武陵源 | 文丰片区、黄家坪片区、犀牛寨片区、黄龙洞片区、李家岗片区、梓木岗和抗金岩片区各设一座污水集中处理站,污水收集管网共3000米等。 | 2019-2025 | 0.3 | 0.18 | 0.12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144 | 核心景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景区第二轮、第三轮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及林地喷溉系统。 | 2020-2023 | 0.25 | 0.1 | 0.15 | 张管局 | 完成方案初步设计 | |||
145 | 武陵源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体系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对全区22个村(局)进行垃圾分类减量,其中建垃圾池、收集庭、桶、站、分拣点等设施和相关设备。 | 2019-2025 | 0.2 | 0.01 | 0.19 | 区生态 环境分局 | 正在在中湖乡石家峪村试点 | |||
146 | 核心景区资源监测系统 | 新建 | 武陵源区 | 10个监测点建设及配套设备。 | 2020-2023 | 0.2 | 0.1 | 0.1 | 张管局 | 前期摸底 | |||
147 | 核心景区森林防火系统 | 新建 | 武陵源区 | 防火喷淋系统全覆盖及管道敷设。 | 2020-2023 | 0.15 | 0.1 | 0.05 | 张管局 | 前期摸底 | |||
148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渣土弃置场建设项目 | 新建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双文村 | 在双文村三组选址70亩建设建筑垃圾、渣土弃置场,平均高30米,可堆放150万方建筑垃圾和渣土,使用年限8至12年。其中土地征收费700万元,建设140平方米的生产用房25万元,购买两台推土机和两台挖土机240万元,建设费200万元,其他费35万元。 | 2020-2022 | 0.12 | 0.05 | 0.07 | 区城管局 | ||||
149 | 松材线虫病预防除治 | 续建 | 全区各乡街道 | 建立一套松材线虫病预防除治体系:建设4个检疫检查站,建设两个检疫实验室。每年进行一次松墨天牛飞防、生物防治,每年开展一次枯死松木清理工作,核景区5个哨卡建设及设备配套。 | 2018-2025 | 0.25 | 0.03 | 0.22 | 区林业局 | 已经建立两个检疫检查站、一个检疫实验室,进行了两次松墨天牛飞防和生物防治,进行了两次枯死松木清理工作 | |||
150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垃圾分类项目 | 改建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 | 1.垃圾分类容器投放约600个,单价为220元;2.垃圾分类小屋建设约50个,估算单价为15万元;3.采购2台厨余垃圾(易腐垃圾)清运车辆,单价约35万元;4.改造3座垃圾中转站,将单一垃圾中专改为2分类垃圾中转站,单价为70万元(含厨余垃圾压缩设备);5.垃圾二次分拣场地建设,在野猫峪垃圾填埋场旁扩建5亩场地,购置分拣设备一台约50万元,中型粉碎机一台约30万元,建设生产用房400平方米约150万元。 | 2020-2021 | 0.1 | 0.05 | 0.06 | 区城管局 | ||||
151 | 武陵源与慈利交界防火隔离带建设(白虎文风田富铁厂金杜一线) | 新建 | 白虎文风田富铁厂金杜一线 | 金杜长5千米,宽12米防火隔离带建设;白虎堂与慈利,永定交界防火隔离交界地建设长15公里,宽12米。 | 2019-2022 | 0.1 | 0.04 | 0.06 | 索溪峪街道 | 线路设计 | |||
152 | 生态廊道建设 | 新建 | 索溪峪街道、军地坪街道、协合乡、锣鼓塔街道、张家界国有林场、索溪峪国有林场 | 对G241公路两旁及金鞭溪、索溪河两岸的空闲地、林地、村庄、河岸等开展造林绿化、提质改造、绿化美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提高主干道路和河流两旁的生态和景观质量,打造沿河沿路高品质生态廊道。 | 2021-2025 | 0.05 | 0.05 | 区林业局 | 已对省级和市级生态廊道作了矢量规划 | ||||
153 | 黄龙洞污水处理厂 | 新建 | 武陵源 | 黄龙洞片区建设黄龙洞片区污水处理厂一座 | 2021-2022 | 1 | 0.5 | 1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154 | 索溪河沿岸游步道及生态修复工程 | 新建 | 武陵源 | 新建武陵源索溪河沿岸游步道设施建设及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 2021-2023 | 1 | 0.6 | 1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155 | 武陵源区索溪水电站关停生态恢复项目 | 改建 | 武陵源区 | 关停的索溪水电站进行生态恢复和水源保护,生态恢复主要内容为上游疏浚5000立方米,新建生态河堤2.5公里,浆砌石11085立方米,土石方15689立方米。 | 2020-2021 | 0.26 | 0.015 | 0.27 | 武陵源区水利局 | 武陵源区发展和改革局 | 立项阶段 | ||
156 | 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河流域喻家嘴段岩门新区生态修复项目 | 新建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 | ①索溪河喻家嘴段岩门新区生态护岸植被及水生植物生态修复(生态护岸植被9200㎡;水生植物栽培和修复13800㎡);②初期雨水入河排口生物拦截(植草排水沟、U 型槽1344m;生物滞留池2300㎡;生态滤池3900㎡);③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排查及生态修复(免开挖管道修整2588m。管道埋设区域生态修复4646㎡)。 | 2021-2022 | 0.2974 | 0 | 0.2974 | 区产业公司 | 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武陵源分局 | 已立项 | ||
四、民本民生(29个) | 12.2835 | 3.35 | 8.5485 | ||||||||||
(一)卫生( 11个) | 5.06 | 2.39 | 2.66 | ||||||||||
157 | 武陵源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项目 | 新建 | 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6家基层医疗救治机构、8个核心景区救助站、15个村级急救点 | ①总面积17400平方米(其中:新建急救中心指挥部2200平方米、新建8个景区救护站1000平方米、新建15个村级急救点2500平方米、改扩建发热门诊及病房改造10500平方米、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改扩建1200平方米) | 2020-2025 | 1.44 | 1.15 | 0.29 | 区卫健局 | 区卫健局 | |||
158 | 区人民医院提质改造 | 改建 | 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 | 急诊部789平方米,门诊部2452平方米,保障系统774平方米,行政管理2010平方米,妇幼保健综合楼4000平方米,院内生活区387平方米,住院部4314平方米,拆原宿舍楼1000平方米。 | 2020-2021 | 0.6 | 0.3 | 0.3 | 区卫健局、区人民医院 | ||||
159 | 武陵源区人民医院应急医疗救治中心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喻家嘴) | ①建设传染病区2000㎡800万元,发热门诊部1000㎡400万元,住院部3400㎡1360万元,地下停车场800㎡640万元;②配备负压救护车2辆160万、负压病房10间150万元、医疗设备设施2000万元。 | 2019-2025 | 0.55 | 0.44 | 0.11 | 区人民医院 | 区卫健局 | |||
160 | 武陵源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 | 新建 | 中湖乡 | ①建设门(急)诊部900㎡360万元,住院部2700㎡1080万元,药剂科、医技科、行政管理等其他业务用房900㎡360万元,地下停车场500㎡400万元;②配备负压救护车2辆160万,配备医疗设备设施2000万元。 | 2021-2025 | 0.44 | 0.44 | 区卫健局 | |||||
161 | 智慧医院建设 | 新建 | 全区医疗机构 | 建立网上预约诊疗服务体系、智能医疗线上服务、智慧药房等软件设施、设备购置等。 | 2021-2025 | 0.4 | 0.02 | 0.38 | 区卫健局 | 前期工作调研中 | |||
162 | 武陵源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大楼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喻家嘴) | ①建设保健用房900㎡351万元,住院部950㎡370.5万元,医技370㎡144.3万元,行政管理60㎡23.4万元,后勤保障120㎡46.8万元,地下停车场600㎡480万元;配备医疗设施设备1200万元。 | 2019-2025 | 0.26 | 0.21 | 0.05 | 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区卫健局 | |||
163 | 武陵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提升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喻家嘴) | ①建设检验检测大楼800㎡312万元,业务用房500㎡195万元,保障用房、行政用房等700㎡273万元,地下停车场500㎡400万元;②配备检验检测、疫情发现、标本采集、现场处置等设备设施1000万元。 | 2019-2025 | 0.22 | 0.17 | 0.04 |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区卫健局 | |||
164 | 武陵源核心景区应急医疗救护站建设项目 | 新建 | 核心景区内 | 建设景区应急医疗救治站8个。①业务用房960㎡、生活用房640㎡;②配备负压救护车2辆,配备急救设备,医疗设备设施。 | 2019-2025 | 0.2 | 0.1 | 0.1 | 区卫健局 | ||||
165 | 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业务用房 | 新建 | 原卫生计划生育局办公楼 | 拆除原计划生育局办公楼,新建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 2021-2025 | 0.13 | 0.13 | 区卫健局 | 前期工作调研中 | ||||
166 | 中湖乡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 | 改扩建 | 中湖乡中心卫生院 | 改建门诊大楼,扩建业务用房。 | 2021-2025 | 0.07 | 0.07 | 区卫健局 | 正在设计图纸,办理相关手续 | ||||
167 | 张家界市荣军医院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本项目占地17.5亩,总建筑面积18200平方米,其中荣军医院用房15000平方米,康养中心用房2000平方米,其他配套用房1200平方米,设计床位共500张。 | 2021-2025 | 0.75 | 0.75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
(二)教育(7个) | 1.44 | 0.59 | 0.84 | ||||||||||
168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旅游职业学校建设项目 | 改建 | 武陵源区 | 教学楼3610.5平方米,体艺馆9692平方米,学科教室1200平方米,实训楼2430平方米,学生宿舍3100平方米 | 2021-2025 | 1.71 | 1.71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旅游职业学校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教育局 | ||||
169 | 文丰小学及文丰幼儿园建设项目 | 改扩建 | 索溪峪街道 | 文丰小学建设24个班规模。文丰幼儿园建设6个班规模。 | 2021-2025 | 0.8 | 0.8 | 区教育局 | 区教育局 | ||||
170 | 中湖幼儿园 | 改扩建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杨家界居委会 | 占地10.7亩,计划标准设计规模9个教学班,270个学位。完善配套设施;用地面积5000 ㎡,,总建筑面积5272 ㎡。 | 2021-2023 | 0.25 | 0.25 | 区教育局 | 修改方案 | ||||
171 | 武陵源区第二中学学生宿舍改扩建项目 | 改扩建 | 武陵源区第二中学校园内 | 对二中学生宿舍进行改扩建,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建筑面积8104m2。 | 2021-2025 | 0.04 | 0.04 | 区教育局 | 未启动 | ||||
172 | 武陵源区第二中学运动场提质改造项目 | 改扩建 | 中湖乡 | 改建田径场、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12个乒乓球台等硅PU、灯光及配套设施建设。 | 2021-2023 | 0.2 | 0.2 | 区教育局 | 区教育局 | ||||
173 |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质改造项目 | 改扩建 | 索溪峪街道 | 武陵源区第一中学学生公寓楼、初中教学楼维修改造、索溪峪镇中心学校旧教学楼维修改造。 | 2020-2025 | 0.17 | 0.17 | 区教育局 | 区教育局 | ||||
174 | 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校园网光纤改造、班班通设备更新、视频会议系统、教学资源建设等。 | 2021—2025 | 0.19 | 0.19 | 区教育局 | 区教育局 | ||||
(三)文化体育(4个) | 4.2 | 0.26 | 3.95 | ||||||||||
175 | 武陵源区综合性文化体育场馆 | 新建 | 武陵源区 | 建设武陵源区市民及游客开展文化体育娱乐等综合性场馆设施,含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各类场馆建设。 | 2021-2025 | 1.5 | 1.5 | 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 |||||
176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体育馆 | 新建 | 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喻家嘴社区 | 占地面积4357.8㎡,建筑面积9692㎡,三层、可容纳1500人。 | 2019-2025 | 0.5 | 0.25 | 0.25 | 区教育局 | 区教育局 | |||
177 | 城市公园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 | 建设宝峰路片区、狮子岩、高云片区城市公园 | 2021-2025 | 1.5 | 0.01 | 1.5 | 区住建局 | 区住建局 | |||
178 | 武陵源健身步道建设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 | 建设宝峰桥至标志门索溪河两岸、周家峪至白虎堂、千古情至黄龙路、袁家界一线天至陈家院子、刘家拐至富溪峪等健身步道。 | 2021-2025 | 0.7 | 0.7 | 相关部门 | |||||
(四)民政(7个) | 1.5835 | 0.11 | 1.0985 | ||||||||||
179 | 武陵源区殡仪馆和骨灰寄存楼 | 新建 | 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双星村 | 占地面积13.47亩,建筑内容:殡仪馆(悼念厅、守灵堂);火化车间(火化炉、空气净化设备3套、侯灰室);骨灰寄存楼300平方米。 | 2019-2022 | 0.5 | 0.01 | 0.04 | 区民政局 | 区民政局 | 项目立项、环评、地勘、地灾评估、水土保持方案、初步设计方案等前期工作,正在办理相关行政审批手续。 | 续建 | |
180 | 武陵源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 新建 | 武陵源区 | 此项目主要用于武陵源区退役军人,提高武陵源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其中包括光荣院、军人公墓(红军墓)、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 | 2021-2023 | 0.3 | 0.3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未启动 | |||
181 | 武陵源区公墓山 | 新建 | 慈利县三官寺乡苗岭村八斗乪 | 项目可用面积195亩,申报面积150亩,建设内容:标准化墓位、草坪葬墓位及艺术墓位,修建陵园道路及楼阁景观配套设施。 | 2019-2022 | 0.225 | 0.3 | 区民政局 | 区民政局 | 已完成红线图测绘 | |||
182 | 武陵源区救助管理站 | 新建 | 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吴家峪社区原区公安分局(看守所营房) | 项目总用地面积5.6亩,总建筑面积1800㎡。主要工程为两栋单体建筑,其中救助用房2层,建筑面积1200㎡,管理附属用房1层,建筑面积600㎡,设计床位100张。 | 2021-2023 | 0.0385 | 0.0385 | 区民政局 | 区民政局 | ||||
183 | 武陵源区养老服务设施提质改造 | 新建 | 天子山敬老院、中湖乡敬老院、索溪峪敬老院、协合乡敬老院。全区15个村(农村互助式养老)机构 | 改造提质中心养老院、各乡街道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 | 2020-2025 | 0.3 | 0.1 | 0.2 | 区民政局 | 民政局 | |||
184 | 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含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 新建 | 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吴家峪社区原区公安分局(看守所营房) | 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建筑面积800㎡,拟新增残疾人托养床位100张。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670㎡,综合办公室、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办证大厅。 | 2021-2022 | 0.1 | 0.1 | 区残联 | 区残联 | ||||
185 | 武陵源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项目 | 新建 | 武陵源区军地坪街道吴家峪社区原区公安分局东北侧 | 项目总用地面积5.6亩,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救助用房及业务用房3500m2,以及停车位、道路、绿化、室外活动场地等相关设施。 | 2021-2025 | 0.12 | 0.12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民政局 |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发展和改革局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