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务信息>履职依据>规范性文件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武陵源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张武政办发〔2022〕16号
- 索 引 号 :wly-001/2022-00579
- 发 布 者: 区政府办
- 发布时间:2022-08-08
- 统一登记号:WLYDR—2022—01005
- 访问量:
- 文号:张武政办发〔2022〕16号
- 失效时间:2027-08-04
- 生效时间:2022-08-04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 有效
为实现我区2025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 2025年)》(国发〔2021〕9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21〕74号)及《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张家界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张政办发〔2022〕18号),结合武陵源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聚焦 “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将科普工作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普惠共享”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武陵源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力争达到15%。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机制体制、条件保障等体系更加完善,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科普资源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科普活动载体不断创新升级,科普工作组织力、传播力、精准度、实效性大幅提升。社会化大科普格局更加健全,大众化科学传播体系基本形成,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二、提升行动
“十四五”时期,着力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以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升,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大力弘扬和传承科学精神。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弘扬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将求真务实、理性质疑、开拓创新等科学家精神及科学精神融入课程与教学。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落实《湖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增强家长科学教育意识,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推动学校、社会、家庭育人“共同体”建设,激励青少年从小树立投身建设科技强国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全面落实科学课程标准,在中小学开齐开足科学课程。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加快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推进研学实践教育,鼓励青少年走进自然,激发和保护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把自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科技实践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完善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评估。
3. 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热爱科学、有科学潜质的中小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大力开展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为热爱科学的中小学生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通过实施英才计划,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等活动,探索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总结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成长规律。推进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导师团队建设,创建市级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导师工作室5个,遴选科技创新教育导师10名,科技创新教育实现全覆盖。
4. 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充分整合青少年科学教育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效衔接,促进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深入实施馆校合作,支持中小学校每学期到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自然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开展科学课程教学及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建立常态化机制;支持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场馆等校外场所依据课标开发科学教育活动和课程资源。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科学家、医疗卫生人员、心理咨询师等科技工作者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心理健康、生理卫生、职业卫生和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科技节、科技运动会、科学营、科学阅读、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等科学教育活动。
5. 实施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专项行动。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优质科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设计开发适合农村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加大青少年科学营、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科普活动向农村青少年倾斜,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设施组织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活动。
6. 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培养教师的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科学教师培养力度,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方式,加大对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每年培训10名科技辅导员。
(牵头单位:区教育局、团区委、区科协,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妇联等)
(二)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树立相信科学、和谐理性的思想观念。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遏制各类陈规陋习,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激发农民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
2. 大力培育高素质现代农民。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人才需求,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业农村部门的农业推广服务站(所)和湘农科教云在线学习平台、文化和旅游部门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在农村培训中的作用,面向农民开展科学教育培训。举办农民科学素质竞赛、农村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开展农民学历教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农村妇女培训,全面提升农民产业发展素质和技能。
3.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积极引导社会科普资源向农村倾斜,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探索科技小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开展产业项目、基础设施、人才智力等方面结对帮扶。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每年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工程,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县域试点项目建设,打造富有本地特色的科普小镇,引导人才、技术、科普资源集聚基层,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建立省、市级学会服务站,支持专业技术学(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配合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民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工商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等)
(三)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提升产业工人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开展先进典型培育和学习宣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
2. 实施技能中国创新行动。积极参加技能竞赛及全省青年岗位能手评选等主题活动。到2025 年,力争在全区建设10个各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展高技能领军人才、劳模工匠师徒“结对子”活动,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组织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十四五”期间,建设一批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求学圆梦行动等,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
4. 发挥企业家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科学素质,引导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发挥园区(企业)科协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大力实施“科创中国”湖南行动,发挥“科创中国”平台作用,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
(牵头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等)
(四)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培育老年人健康科学的老年生活观。广泛宣传科学的世界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老年人的生活和宣传教育活动中,鼓励老年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晚年生活,追求自我完善,提高主观幸福感。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高老年人破除迷信、辨别伪科学的能力。
2.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家庭、社区、社会协同,提升老年人信息素养,增强老年人适应信息环境的能力,适应智慧城市生活。依托社区、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科技志愿活动,普及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
3. 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实施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友好社区创建工作,组织专家编写老年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手册,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推进保健食品“护老”行动。指导新闻媒体做好老年人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开设专栏和专题节目等形式,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充分利用社区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
4. 实施银龄科普行动。发展老年协会、老科协等组织作用,充分发挥老专家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银龄行动”。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发挥老科技专家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中的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鼓励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科学普及等志愿工作。
(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配合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区科协等)
(五)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1.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找准将新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武陵源经济社会发展。
2. 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论述,指导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干部特点,分类别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班次,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将有关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的重要论述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邀请省内外知名高校教授、行业专家等优质培训资源定期开展专题授课、讲座、研修班,持续推动领导干部知识更新,牢固树立科学执政理念。
3.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利用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红星网、红星云、澧兰党建等线上学习平台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大力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完善基层干部系统化经常化实战化教育培训机制。
4. 在公务员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职考察、年度考核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要求并有效落实。
(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科协等)
三、重点工程
“十四五”时期,着力抓好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等四大科普基础工程,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扬长补短、固本培元,推动科普理念、科普内容、传播方式和服务模式等全面创新,构建主体多元、手段多样、供给优质、机制有效的全域、全时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体系。
1.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国家、省、市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结合科研任务加强科普工作。完善科普进入科研项目、科普经费进入科研经费预算、科普工作人员进入科研团队、科普业绩进入科研绩效评价等工作机制。推动将科普工作实绩作为科技人员职称评聘条件。将科普工作纳入相关科技创新基地考核。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有效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在科技研发项目、人员岗位聘任、研发设施考核中增加科普任务、增设考核指标。加强科技成果市场供给侧改革,鼓励企业根据公众科普需求导向发展多层次、多维度科普业态,激发科创企业研发科普产品的活力,探索“产业+科普”模式。
2. 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和指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学共同体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促进其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
3. 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典型事迹,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优良学风、坚守学术诚信。
(牵头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教育局、区科协,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分局等)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1. 实施繁荣科普文艺创作。创新和丰富科普的形式和载体,通过科学与艺术、科普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市民科学素质提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科学传播能力的培训,促进媒体与科学共同体的沟通合作,增加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在全区增设科普专栏,运用各类电子显示屏、广播等公共宣传载体增加科学传播内容,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全媒体传播。
3.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利用科普工程、科普场馆、科研设施等发展科普旅游,建设一批科普旅游示范基地。以协合乡为示范点,多措并举的开展各类科普信息化工程建设及活动。
(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发展和改革局、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配合单位: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科协等)
(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1. 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将科普基础社会建设纳入全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联合科技、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做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储备和前期工作,加强项目资金争取。
2. 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以国家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推进科普基地建设,倡导全民科普,提升城市品位。开展国家、省、市各类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产业”,围绕新型工业、精准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特色产业,开发科普系列产品,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科普基地。推进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深入实施馆校合作,支持中小学校到博物馆、科技馆等开展科学课程教学和科技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和促进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机场、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建立起综合性科普服务站。
(牵头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科协牵头,配合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广播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等)
(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1. 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建立应急科普部门协同机制,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利用防震减灾、紧急救援等科普基地、支持打造一批应急科普精品,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依托“全国科普日”“世界狂犬病日”“世界结核病日”“世界艾滋病日”“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活动,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2. 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动员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发挥科技志愿者作用。加强科普信息员队伍建设,实现盖面、提质,提升科普传播能力。鼓励建立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动。
3. 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全国科普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图书馆等平台拓展科普服务功能。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湖南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矩阵,开辟健康知识专栏,深入推进健康知识普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双创活动周、防灾减灾日、《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食品安全宣传周、公众科学日等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
4. 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新媒体科普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位。指导组建科技志愿者队伍,开展科技文明实践志愿活动。
5. 推进基层科普区域性交流。围绕提升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类人文交流机制作用。开展青少年交流培育计划,促进科普资源互惠共享。加强与区县地区的科普交流,吸收借鉴先进经验。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图书馆等具有科普资源或一定专业条件的单位加强合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牵头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教育局、区财政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协等)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1. 建立完善本方案实施协调机制,将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我区考核内容,加强实施的督促检查。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纲要实施工作;区科协发挥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沟通联络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科学素质建设;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按照本实施方案,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关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工作职责。
2. 各相关责任单位要把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总体规划;把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其他指标同考核、同奖惩。要支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结合实际落实“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办法,完善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机制,加大相关投入,为贯彻执行提供保障。
(二)机制保障
1. 完善检查评估机制。区科协将联合督查室定期对各部门实施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各相关部门配合国家、省、市级相关部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科学素质建设能力监测评估。
2. 完善表彰奖励机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三)条件保障
1. 完善法规政策。完善我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落实有关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建立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价体系,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审工作,将科普人才列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鼓励联合开展科学素质专项提升行动,鼓励开展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打造科学素质建设高端智库。
2. 保障经费投入。各有关部门统筹考虑和落实科普经费。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投入水平,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科普事业发展。大力提倡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采取设立科普基金、资助科普项目等方式为科学素质建设投入资金。
(四)进度安排
1.启动实施。制定“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工作。做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湖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本方案的宣传工作。
2.深入推进。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测评估,重点突出、分工合作、协同推进,全面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落实落地。2023年,配合省纲要办开展全省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对各地实施本方案进行中期督查。
3.总结评估。2025年,对“十四五”期间落实本方案及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本方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