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分布

发布时间: 2023-08-10

浏览量:

字体:

打印

 植物资源

武陵源区水土气候条件适宜,森林覆盖率85%。境内自然植被中,维管束植物达193科、730属、1630种。其中木本植物107科、250属、700种,草本植物879种。木本植物中裸子植物7科、11属、17种;被子植物96科、286属、734种。天然林遍布景区的沟壑、峰林、坡岭;人工林以杉木为多,主要分布于森林公园,面积达1133公顷,人工马尾松林和檫树林等小块分散于各景区。

由于地理位置、地势、气候以及岩石结构的特殊性,境内植物分布呈现多样性、过渡性、垂直性和古老性以及石峰上植被繁茂、种类繁多等特点。

多样性。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草木相混生;以常绿为主,常绿、半常绿和落叶并存;以天然林为主,天然林与人工林相间;以阔叶林为主,阔叶林与针叶林相混生。集观赏植物、经济植物和特种植物于一地。

过渡性。本境处于暖温带植物区系与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的过渡地带,为中亚热带北缘,秦岭和华北植物带的南缘。热带、亚热带、温带三个气候带植物均有分布。以华中区系植物占优势。索溪峪景区的木本植物与华中区系共有的种达235种,具华中区系特征的近100种,西南区系的6种,华南区系的7种,华东区系的3种,华中---西南区系的8种。

垂直性。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境内海拔相对高差995.5米。海拔700米以下为红壤和黄红壤土,分布常绿针阔混交叶林;700~950米之间为黄壤,分布常绿和落叶阔叶林;950~1050米之间为黄棕壤,散布落叶阔叶林;105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分布灌木和草丛。由于海拔高度悬殊,南北坡气候有别,故同一植物群落分布的海拔高度,南坡比北坡要高,种类比北坡复杂。

古老性。境内保存孑遗植物较多。中生代白垩纪至第三纪形成的被子植物科数占世界被子植物科数的29.8%,其中最原始离心皮类的被子植物有5属11种。中生代白垩纪植物有金缕梅科、樟科等;新生代第三纪植物有八角枫科、七叶树科、兰果树科、山茶科、旌节花科等。其中古老植物有八角科、五味子科、毛茛科、金粟兰科、杨柳科、桦木科、榛科、壳斗科、桑科、榆科、核桃科、杜仲科、钟萼木科、领春木科、珙桐科、大血藤科等16科。著名的第三纪孑遗植物鹅掌楸(马褂木)散生于原始次生林中。

石峰上植物生长茂盛是武陵源的显著特色。无论峰柱高矮,大多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这是因为石峰节理十分发育,透水、透气性好,特别是在成岩过程中,沉积有非石英成分或少石英成分的软质泥层混夹在峰柱之内,可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条件。众多植被的荫蔽和固结,使峰石减缓风化崩塌;砂岩峰林的独特质地,使众多植物繁衍生长其上,葱郁至今。峰与林互为依存,相得益彰。在石峰上生长的植物中,尤以武陵松独具特色。它遍布于峰林之中,终年碧翠。由于峰柱高峻,风大和强紫外线的影响,其躯干千姿百态,或傲然挺立,或横生倒挂,雄奇多姿。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黑枞垴上,武陵松葱绿如盖,莽然呈原始状。腰子寨顶上一些武陵松,躯干伏地盘旋,令人叹为观止。生长于峰壁上的武陵松,伸出的枝干似展臂迎宾,似旌旗招展。独立于峰巅的武陵松如巨伞撑盖,任凭风雪袭击,巍然屹立。

种类繁多的阔叶林更是色彩缤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布满低山峡谷。常绿小红栲林,春夏花缀满树。珙桐花似鸽展翅, 朵朵白洁。合欢树花开好似绿叶上铺了一层红色绒毯。高大的利川润楠苍劲挺拔,耀人眼目。夏季花繁如林海中飘浮的朵朵白云。每逢秋季,红翅槭、山桐子结出的红果,挂满枝头。仿栗林秋日红叶似火,球形的红果有如南国荔枝悬于枝头,随风摇曳。经霜后的枫香、野漆树、中华槭、建始槭的树叶红成一片,层林尽染。银木荷树冠浑圆硕大,终年绿叶光泽,夏天白花如雪。秋末冬初,青钱柳(摇钱树)、水青?、青榨槭叶色金黄。各种龙虾花沿溪怒放,妖娆多姿。从春到冬,景区漫山碧透,五彩缤纷,构成无山不绿,有水皆清的碧水绿林景观,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珍稀树种

境内古老珍稀树种较多,具有重要的科研、观赏、经济价值 。据1988年颁布的《国家重点野生植物名录》,境内有国家一类、二类保护树种21种,其中一类有珙桐、伯乐树(钟萼木)、香果树、南方红豆杉、红豆杉5种;二类有白豆杉、篦子三尖杉、巴东木莲、鹅掌楸(马褂木)、榧树、闽楠、花榈木、紫茎、刺楸、伞花木、拟单性木兰、毛红椿、厚朴、凹叶厚朴、杜仲、榉木16种。
珙桐。落叶大乔木,第四纪冰川孑遗树种。中国特有。分布于腰子寨 、天子山和琵琶界的山坡或谷地。5月至6月开花。花序圆似鸟头,苞片洁白硕大如翅,宛如展翅欲飞的白鸽。1869年以来引种到英、美、荷、瑞(士)、日、俄等国,被誉为“中国鸽子树”。

伯乐树。落叶大乔木,为中国特有古老树种。羽状叶,叶柄长达90厘米。花萼呈钟状,花色粉红美丽。果呈球状,开裂时种子散落。因花萼似古钟,又名钟萼木。木纹似鳞状云斑,图形美丽,材质优良。散生于景区山坡、谷地常绿阔叶林中。

香果树。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托叶硕大,花圆似漏斗,果呈纺锤形,成熟时红色。为珍贵古老树种,散生于景区的肥湿谷地。材质轻而细密,为优良用材。

南方红豆杉。又名红榧。常绿乔木,高可达16米。枝叶稠密,叶披针状、条形、呈镰状,于小枝上螺旋状着生,排成二列,整齐秀丽。种子微扁,呈倒卵状圆形,藏于红色假种皮中。材质坚而细密,色红美观,系珍贵用材,素有“千枞万杉,当不到红榧一枝丫”之说。枝、干、叶均含紫杉醇。树形美观,为优良园林观赏树种。散生于景区海拔500米以上的阔叶林内。

红豆杉。它与南方红豆杉的区别是叶条形,呈微镰刀状或较直。种子卵圆形,少有倒卵圆形。散生于景区林内。

奇花异草

境内花草繁多,更有别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奇花异草,如龙虾花、卷柏、腊梅等。
龙虾花。凤仙花科,草本。广布于金鞭溪、畲刀沟、十里画廊、西海等阴湿地。以花瓣组合似虾而名。其旗瓣和翼瓣组合似虾头,唇瓣囊状似虾身,花基部延长内弯(或下弯)似虾尾。春发芽,夏成苗,秋开花。小花称“米虾”,中花叫“河虾”,大花谓“对虾”,梗长者名“青丝吊龙虾”,花色金黄的为“黄金凤”。当地人以其显目的大花种概称为“龙虾花”。花金黄或橙黄色者,为牯牛岭凤仙花和齿萼凤仙花;花色紫红者,为窄萼凤仙花;花紫色者,为睫毛凤仙花。均为蒴果,内藏种子,靠果壳的弹力传播。成熟时,轻轻一碰,“叭”的一声,果裂子飞,趣味盎然。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卷柏科,多年生草本。多分布于景区的黄狮寨、杨家寨、十里画廊等地的悬崖和石缝中。植株525厘米,茎直立,黑褐色,小枝丛生,扇形分叉,呈辐射开展,姿态优美,形如古松。耐旱,体内含水量5%时仍能保持生命活力。天旱时,树枝蜷缩成团,叶绿消失,萎蔫如死;吸水后,枝叶重新伸展,叶绿复活,生机不减。是盆景点缀的理想材料和珍贵中草药。

腊梅。腊梅科,落叶灌木。索溪峪、杨家寨景区内有野生分布。银装素裹季节,百花均谢,腊梅傲雪屹立,凌寒独放,成簇成丛,花香四溢。

龙葵、黄栀子。 俗话说“节外生枝”,景区的龙葵(茄科草本)和黄栀子(茜草科灌木)即为节外生枝植物。散生于宝峰湖、索溪峪、张家界景区的山坡、路旁。二者的许多枝条和花序与众不同,从节外(节间)长出来。这是因为二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茎干愈合一段后,又于节间分离,新生独立枝条和花序的缘故。

百两金。又名八爪龙,别名强盗抢。紫金牛科,半常绿灌木,是景区内名贵药材。据民间传说,旧时索溪峪一富家子弟偷盗被打得皮开肉绽,疼痛难忍,一老翁从索溪峪山中采来百两金嚼烂敷于伤口处,片刻即止血止痛,三五天痊愈。当地百姓以其疗效奇特,称为跌打损伤神药。

鸡血藤。蝶形花科,常绿木质藤本。花冠蝶形,暗红紫色。分布于索溪峪的转角楼、天子山的神堂湾和张家界的畲刀沟等地。断其藤,划其皮,其汁红如血;切片浸入水(酒)中溢出缕缕“血丝”,水(酒)顿时变成鸡血一般,故名“鸡血藤”。其“血”为鞣酸、胶质和混合多糖蛋白等组成,具糖蛋白链状分子,可作药用。此外,还有飞龙掌血(芸香科,藤本)以及水草、人血草(罂粟科,草本),其根、茎、叶的液汁亦鲜红如血,均可入药。

古树。景区内古树具有古、大、珍、奇、多的特点。据1988年初步调查,有古树17科、25种、55株。其中:枫香7株,黄连木6株,枫杨4珠,缺萼枫香、樟树、桂花、柏木、武陵松各3珠,银杏、南酸枣、刺楸、黄心夜合各2株,其他12种树各1株。分布于村前房后和山岭之中。树龄一般在百年以上,最长者460年,最大者胸围5.95米。索溪峪景区周家峪一古桂花树,树龄100年,离地30厘米处分为两枝,如伞撑盖,开花时节香溢四方。此外,还有成群的古树。索溪峪景区唐家山处18株两人合围粗的古松,聚集一起,莽干虬枝。该景区的绿喁山庄处,百余株两人合围的枫香树,红叶迎秋,壮观无比。公园管理处袁家界村下坪组松子岗有10公顷左右与阔叶林混交的武陵松,树龄均在150年上下,平均胸径70厘米,平均树高35米左右,为少见的古松群体。

 动物资源

据当地《向氏族谱》记载,清乾隆时的武陵源,“草木畅茂,荒郊旷野,道路俱系羊肠小径,崎岖多险,兽蹄鸟迹交错于道。山则有熊豕鹿、豺狼虎豹诸兽,成群结队,咸若有性。水则有双鳞金鲤、重唇诸色之鱼,举网即得,其味脆而甘”。随着境内人为活动增加,野生动物渐减,但仍属野生动物王国。

武陵源现存野生动物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郑作新教授区系),东北部接鄂西北神农架,西南临黔东北梵净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位于中国西部山地高原与东部丘陵平原亚区交界线左侧边缘。境内溪壑纵横,树草丰茂,水质清纯,许多区域人烟稀少,人迹罕至。幽静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理想的条件。飞禽、走兽、鱼蛇、昆虫,种类繁多,有许多珍稀种群。据1980年中国科学院华南考察队考察,境内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2目、58科、149种。以鸟类居多,占种数的46.9%;其次为兽类,占28.9%;爬行类占16.1%;两栖类占8.1%。属国家一类保护的3种:豹、云豹、黄腹角雉;国家二类保护的25种:猕猴、短尾猴、苏门羚、穿山甲、黑熊、大灵猫、水獭、林麝、水鹿、豺、鸳鸯、鸢、雀鹰、松雀鹰、红腹角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褐翅鸦鹃、草?、斑头鸺?、短耳?、长耳?、虎纹蛙、大鲵。其中1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属湖南省级保护的有獐、毛冠鹿、红嘴相思鸟等54种。还有脆蛇蜥、丽纹蛇、鱼游蛇以及索溪峪景区野人井内通体透明的盲眼鱼等奇异动物。

兽  类

境内有兽类8目、21科、43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13种,散布于各景区内。

豹。别名金钱豹、文豹、豹子。多出没于天子山、森林公园和杨家寨一带茂密森林里。外形似华南虎,但较华南虎体小而尾长,重仅50多公斤,尾长近1米;额无“王”字白斑,金黄色体毛附黑花圈。性喜抓树干,善跃,一跃可达6米高,在树上纵跳如履平地。会游泳,但不常下水。以崖洞或树丛为固定住处,猎食范围小,谨慎多疑,昼伏林内、深草或崖洞内,傍晚和黎明捕食。常蹲树干横枝上窥视猎物。当猎物经过时,一跃而下,扑其身上猎之。地上捕食似猫捕鼠,蛰伏树叶、草丛中,一扑即中。它以机警、灵活、迅猛、勇敢威震群山,连狮、虎亦不放在眼里,敢向老虎主动进攻。冬春寻偶交配,雄豹间常为争偶相互搏斗。母豹胎产2~3仔。

云豹。多栖于天子山、杨家寨、森林公园、宝 峰山等高山常绿阔叶林内。体小于金钱豹,重约15~30公斤。尾特长,毛蓬松,具十多个黑灰相间大环圈;体毛灰黄色,头、肩、背具云朵似黑花块,故称云豹,当地人称“龟纹豹”。体强壮,善爬树,居树上,少下地。长于跳跃,平地一跃可达八九米高,可从10多米高处一跃而下,准确地猎取大于自己的动物。爪牙锐利,捕食鸟、猴、松鼠等,有时入村偷食鸡犬。一般不主动伤人。秋末至春寻偶交配,夏天产仔,每胎2~4只。

猕猴。境内分布多而普遍。常栖息于十里画廊、腰子寨等海拔800米以上的常绿阔叶林的峰林间,共有七八群,数百只。每群各有领地,时而为争夺地盘,对垒激战,以胜者获取地盘而告终。每群中有一“猴王”,称“望山猴”。平时傲立崖巅,负责警卫,一遇险情即尖叫示警,群猴顿时寂静,身贴树干,拉枝扯叶作掩护。群内团结友爱,一猴受伤,众猴相帮;一猴死去,众猴抬尸。群间若有侵犯,“猴王”身先士卒抵御,群猴嗷叫助威。群内“猴王”至高无上,群猴唯命是从。群内整日打闹不停,甚至推树摇石。发怒时眉毛上扬,双耳后贴;惊恐时张嘴露齿,紧皱眉头;友好时互相翻毛抚弄,追逐嬉戏。雌猴4~5年成熟,雄猴7年成熟,寿达30年。雌猴每年1胎1仔,爱子如命,整日抱于胸前,攀岩爬树亦不释手。

短尾猴。当地称青猴。天子山、袁家界、腰子寨有少数分布。体形较猕猴大,重达12公斤,身长60厘米。四肢等长。因尾短(6~7厘米),故称短尾猴。因体毛深棕色或棕黑色,俗称黑猴、泥猴。因颜面红色又称红面猴。颜面幼时不红,青壮期鲜红,老年变为紫色或肉色,乃至黑色。头顶毛较长,由正中向两边披开。耳较小,有颊囊。腹毛、胸毛灰色或浅黄色。多栖息于有树的石山。以野果、树叶为食。

苏门羚。又名鬣羚,别名野牛、野马、岩羊。分布于景区的观音山、宝峰山、天子山、杨家寨草木茂盛的多崖高山。数量很少,偶尔可见。体长1.4~1.7米,肩高1米左右,重90~125公斤。毛棕黑色,颈披下垂长鬃,雌雄均有一对角。喜海拔千米高山,为典型森林石山动物。好傲立崖巅,善登石山,于崖间奔驰。性孤独,常独来独往。白天半隐岩洞,晨昏寻食草类。性刚强,受伤或被追赶,视死不屈,面对猎人敢以体相撞。每年九十月交配,雄者间争偶好斗。每胎1仔,偶2仔,它是介于山羊与羚之间的稀有动物,具有很重要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穿山甲。又名鲮鲤,因体形爪均附鳞甲且善掘洞而得名。黄狮寨、腰子寨、金鞭溪、水绕四门、贺龙公园、神堂湾、十里画廊、鹰窝寨、杨家寨的林缘处多有分布。体长不足1米,尾长30~40厘米。头小而尖,无牙齿。舌细长柔软、善伸缩、附腥味黏液。四肢粗短,足具五趾,两短三长。爪坚硬锋利如刀,前肢掘土,后肢爬土,1分钟可掘土1米深。雌雄共居于土内,白天封洞而眠,入夜破洞而出。行走时前肢足背着地,缩爪跪行。喜食白蚁,发现蚁巢,即以利爪捣穴后躺地伸舌不动,以舌黏液发出腥味引诱白蚁而吞之,一次可食白蚁一窝。有时张开鳞甲,诱蚁入鳞后入水张鳞,将蚁浮于水面吞食之。是保护森林的益兽,一只约可护林70公顷。遇敌后蜷身成团,头伏其中,鳞甲露其外以自卫。每年春季交配,冬季产仔。每胎1~2仔,子伏于背上直至长大。

黑熊。分布于天子山、黑枞垴、宝峰山、杨家寨等深山老林。体毛坚硬,密而粗,富光泽,胸毛具白色月牙花斑。体高1.8米左右,体重达200公斤,富含脂肪。性喜深山密林,居洞穴。孤独、倔强、胆大,敢与虎斗。貌似笨拙,但行动灵活。全掌着地行走,掌肉发达,落地无声,会爬树,善游泳,可急流横渡。白天于地面或树上活动。以果实、青草和嫩芽为食;有时偷食瓜果、蔬菜、禾穗、玉米等,亦食蠕虫、甲虫、蚂蚁、鸟和鸟蛋;喜食蜂蜜,有时连蜂巢一并吞食,被蜂螫得嗷嗷大叫亦不改性。平时不主动伤人,但在交配期和产仔期异常凶猛。

灵猫。境内有大灵猫、小灵猫两种。均分布于景区灌木丛地。大灵猫一般体长70厘米,重20公斤。脊背有一条黑色纵纹直至尾基,颈侧具有三条月形黑色花纹和一条白色花纹。尾长,具九条黑白相间环纹,又名九节狸。肛门处有两个隆起的分泌腺,能分泌异香作自卫武器。小灵猫重不超5公斤。腹毛棕灰色,背脊具数条黑纹,体侧具黑斑,尾具七条环纹,又名七节狸。二者均洞居,昼伏夜出。以鼠、鸟、鸟卵、鱼、蜥蜴、蛇、昆虫、野果和野草为食,偶尔偷食家禽。每年4月至6月产仔,每胎2~4仔。幼仔8个月离开亲兽。

水獭。主要分布于宝峰湖、黄龙洞的暗河和其他深溪中。体细长呈圆筒状似黄鼬(黄鼠狼),长70~80厘米,重7~12公斤。毛短而密,内毛咖啡色,外毛灰褐色似针状。头扁、眼小、耳细、尾扁平。四肢粗短,趾间有蹼。耳鼻能自行关闭,便于游泳。游速每分钟80米。无声无浪,善于水中捕食。有时将捕获的鱼陈列水边,犹如祭祀,人称“獭祭鱼”。春夏季繁殖,孕期2个月,每年4~5胎,每胎2~5仔。

林麝。别名香獐。主要分布于景区内的观音山、天子山、宝峰山、森林公园一带。无固定巢穴,体小于鹿,体长不足1米,重10公斤左右。体毛波状弯曲,粗而厚,深棕色。尾短耳大,四肢长,后肢长于前肢,臀高于肩,前身高于后身。雄性有长而下弯、突出唇外的上犬齿。性温顺、孤僻谨慎,无外御能力,凭听觉和奔跑避敌。不好群集,喜单个活动于森林内或石山上。宿草从灌木内或树下。求偶时雄者争斗激烈。每胎1~2仔,偶3仔。雄麝1.5岁时肚脐和睾丸间的中点处有椭圆形(长22.5厘米)香囊,能分泌乳白色液体。3~13岁为分泌高潮。每年5月至8月行周期性分泌,秋季为甚,量多质好。始时腥臭,一个半月后变干,成褐色或咖啡色的麝香。发情时将香囊擦破放出香味,引诱雌麝,香气经久不消。

水鹿。常见于宝峰山、天子山、杨家寨、十里画廊等溪谷地。体长2米,重200公斤以上。耳大直立,毛黑棕色,故又名黑鹿。四肢细长强劲,背脊从颈至尾有一条醒目的纵纹。尾两侧披毛如扇,腹毛雪白耀眼。雄性具三叉角。喜居阔叶林,昼伏夜出。以青草、树叶和树芽为食。夏天喜在山溪中戏水,俗有“虎蹲草山鹿沐溪”之说,故名水鹿。

豺。别名红狼、豺狗、棒子狗、黄鹞子。犬科猛兽。主要分布于宝峰山、天子山、腰子寨、杨家寨等山地丛林。体形似狗,重约20公斤,长1米左右。头宽、面阔、额低、尾端黑色(狼白灰),体毛棕红色(狼淡黄或黄色)。臼齿2对(狼3对)。性狡黠精灵。嘴尖爪利,能攀藤附葛,上树钻穴。行动敏捷,跳跃可达五六米,能越三四米高的障碍。喜群居,每群5~10只不等,由一壮豺带领,多在黄昏或早晨出没,以捕野猪、林麝、麂等为食,偶偷食家禽。发现猎物,一豺鸣叫,众豺出击,边叫边追。捕不到兽类,则下河抓蟹充饥。群豺敢从虎口夺食,对大小动物无所畏惧,虎与猎犬对其敬而远之。不主动伤人。能消灭野猪,保护庄稼,当地人称之“神狗”。孕期产仔,每胎3~4仔。

毛冠鹿。多分布于宝峰山、观音山、神堂湾等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竹丛、草丛和灌丛中。体高30~40厘米,长60~70厘米,重18~19公斤。毛黑色,具光泽。额毛乌黑,成束似马鬃,美丽如凤冠,故名“毛冠鹿”。雄兽具角,短而分叉,蛰额之中。入夜成对觅食。夏天赴林缘溪河嬉戏。性机警,稍有动静即逃避,行走如飞。奔跑时尾底白色外露。宿无定处,随食随宿。每年八九月发情。求偶期雄兽争斗激烈。为四纪冰川后保存动物,具极高的科研价值。

獐。又名牙獐。分布于宝峰山、白虎堂、森林公园、天子山等景区林缘。体重约15公斤,长1米左右,貌似麝。雌雄均无角,无腺香和胆囊。四肢短粗有力,尾短被臀毛掩盖。夏毛棕黄色,薄而美丽;冬毛黑色,粗而长,呈波状弯曲,极似麝。喜水,善游泳,独居或成对生活。行走时两耳直立,一窜一跳似兔跃。以树叶和野果为食。秋季交配,翌年春末夏初产仔。每胎4仔,多则7仔,为鹿类高产动物。獐为古老珍稀动物,具重要科研价值。

鸟  类

境内鸟类众多,有10目、24科、70种。以留鸟为主,兼有候鸟。属国家保护种类的13种,占境内鸟类总数的18.6%。
鸳鸯。候鸟,春由南洋迁至宝峰湖和幽静的溪流、水库之地。白天成对嬉戏于水上或停息岸边、树上。夜宿树穴。5月产卵于洞穴巢内,每窝7~12枚,6月下旬雏鸟出壳,三五天可走动。

鸢。别名老鹰、岩鹰、鹞鹰、黑耳鸢。猛禽,留鸟。常见于景区的山边、田野、溪沟。体羽暗褐色,翼下羽具醒目的斑。尾叉形,足灰黄色,爪黑色,外趾能反转,趾底多刺突。主要捕食鼠、兔、蛙、鸟、昆虫、蚯蚓和水上浮生物。每年2月配对。结群筑巢于山谷古木大树或石峰之巅。每次产卵2~3枚,偶或1枚。
雀鹰。别名黄鹰、鹞鹰、牙鹰、雀儿鹰。夏天翱翔于黄石寨、宝峰山等高山地带;冬天,盘旋于景区山谷、松林、农田上空。雄性鸟体羽灰色,腹羽白色,杂以赤褐和暗色横斑。足绿黄色,爪黑色。雌鸟大于雄鸟,上体暗灰色,头顶及后颈暗黑色。尾具四条黑褐色斑,下体白色缀以棕褐色横斑,嘴暗灰蓝色。跗跖和趾黄色。于空中环状盘旋,窥探到地面猎物后,俯冲而下捕之飞于树上,百发百中。飞速每小时达几百公里,有“长天英豪”之誉。食物以田鼠、小鸟为主。巢筑于高山幼树上,离地4~8米,呈皿状。每年5月产卵4~5枚。

松雀鹰。别名松子鹰、雀鹰、雀贼。栖息于黄石寨、神堂湾、黑枞垴、天子山、宝峰山等高山密林。雌大于雄。上体黑色,下体白色。尾具四条褐色橙斑;喉部具暗褐色宽阔纵纹(区别于雀鹰的特征)。胸、腹灰白带黄,具棕色斑纹。尾面褐灰色,尾底部纯白色,具淡黄色和褐色横斑。嘴基蓝色,先端黑色。足和趾黄色,爪黑色。捕食鼠类、小鸟、昆虫等。于空中吞食,食后残余于空中舍弃,故有“空中猎犬”之誉,可训养成猎鸟,帮助狩猎。

黄腹角雉、红腹角雉。别名寿鸡、背水鸡。以雌鸟腹羽黄红两色分为红黄两种,分布于景区海拔千米左右的稠密林地内。红腹角雉因每片羽端具灰色圆斑又称灰斑角雉。两者雄性羽毛红色,光艳夺目,雌鸟羽毛褐色。体重均在1.5公斤以上。脸、喉部裸露无羽或疏羽。头具橘红色羽冠,眼上方具黄色肉质角。繁殖季节,雄雉肉质角伸长,喉下的肉质裙变大而艳丽,似一个吊着的“大水囊”,故当地称“背水鸡”。它们筑巢于高树上,不喜群居。以种子、果实、幼芽、嫩叶、昆虫和蚯蚓为食。成雉不善飞翔,迟钝不机警,受惊后不即躲避,直至发现敌情方逃匿。

白冠长尾雉。别名翟鸟、翅鸟、紫鸟、长尾雉。分布于森林公园、神堂湾、宝峰山等海拔千米、两侧绝壁、森林茂密、林下灌木杂草稀疏的山谷。成鸟背部羽毛金黄色,腹羽栗色,额、耳、眼、足、颊、眉和头后部羽毛浓黑色、栗色横花斑,故有“白冠长尾”之名。性杂食,喜食柏树种子和昆虫等。春天配对繁殖。雄性求偶时,抖动双翅,展开长尾,漫步起舞向雌性求爱。配对后形影不离,一雄一雌,偶一雄两雌。繁殖期雄性登高?望,见别的雄性进入则奋起阻拦。

红腹锦鸡。腹羽艳红夺目,头具金丝状冠羽,阳光下金光闪烁,故又名金鸡。分布于黄石寨等地。每年清明节前后配对繁殖。求偶时,雄鸡绕雌鸡作往返弧形或圆形奔舞,翅单展,碎步走动,颈羽和胸羽蓬松成盘,头和嘴埋于羽中,头羽时起时落,眼外露,瞳孔缩如针孔倾视雌鸡的头,发出低沉鸣声,以取悦雌鸡。求偶过程每次可持续2小时。筑巢产卵于草丛或多石山林中。成鸡春夏活动于多岩山地,夜宿树的低枝上。以植物种子、叶、嫩芽、竹笋和甲虫为食。

褐翅鸦鹃。分布于索溪峪、森林公园的灌丛、草丛或竹林地带。雄鸟体羽黑色(雌鸟暗黑色),肩羽红褐色,身体前半部紫蓝色。两翅圆而短,不善于飞翔,被迫时才鼓翅起飞,速度极慢。性谨慎,善隐蔽,遇惊即速入灌、草丛,不易发现,很难捕捉。多独身,少成群,繁殖时才配对。常年昼夜鸣声不断,春夏食蝗虫、毛虫、甲虫、田鼠、黄蜂等农林害虫。

猫头鹰。武陵源景区内有因体形、羽毛各异而分为斑头鸺?、长耳?、短耳?、草?等4种,其中长耳?、短耳?系夏候鸟;斑头鸺?和草?、系留鸟。斑头鸺?别名横纹小?、猫王鸟,体羽黑褐色杂以棕白色横斑。腹两侧白色。长耳?别名虎鸟、大猫头鹰、长耳猫头鹰等。下体羽毛黄色杂以横支纵纹,头两旁具簇状长羽,竖立似耳。短耳?别名仓?、短耳猫头鹰、田猫王等。形似长耳?,但耳羽较短,下体羽毛纵花纹细而无横支纵纹。草?别名猴面鹰、白胸草?,体羽黑褐色具细点,浑圆大眼。此四种鸟均栖息于景区林间,营巢于树洞或崖隙间或利用喜鹊废巢。昼伏夜出,主食鼠类。无论饱饥见鼠即捕,每只一夏季可捕鼠百只,是隼形类猛禽无法比拟的。其鸣声低沉似人哭泣,又多夜鸣,令人生畏,被斥为不祥之兆,称其为“丧门星”、“报丧鸟”。均系观赏鸟类。

红嘴相思鸟。别名相思鸟、红嘴玉、红嘴绿观音。属湖南省级保护动物。分布于宝峰山、森林公园内海拔千米的灌丛、竹林中。体大似麻雀,体羽绿褐色,嘴鲜红,脸淡黄。姿态优雅,羽色灿烂夺目。活动于灌丛中层和下层,以昆虫、种子和果实为食。性喜群居,雌雄成对形影不离,一方死去,终身不配或忧郁而亡。行为活泼,不甚畏人。鸣声响亮,婉转动听。繁殖期,雄鸟鸣声变化无穷,音调悦耳,好站立灌木梢端,边鸣边振动双翅,活泼可爱。因羽毛绚丽,鸣声优美,是驰名世界的名贵笼鸟和婚礼的馈赠鸟。

两栖类

境内有两栖类动物2目6科12种,其中属国家保护对象的主要有大鲵和虎纹蛙两种。
大鲵。别名娃娃鱼(鸣叫如婴儿啼哭)。为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故称大鲵。分布于景区内的宝峰湖、金鞭溪、索溪和黄龙洞暗河中,喜水质清澈的溪河转弯处。具四足,以足行。有肺,无鳍无鳞,肢粗短,靠肺呼吸。成年大鲵重达几十公斤,长达1米多,偶有50公斤、长数米者 。景区曾发现一条长达1.8米、重30公斤的大鲵。大鲵眼小如绿豆,尾粗短,体胖附疣状黑花斑。肤色随环境而变,一般棕褐色,杂以浅花斑;背具深色大黑花斑。体表附透明黏液,遇敌时放出奇臭以抵御。若咬住对方则不轻易松口。为沉于水底,先吞沙增加体重。幼大鲵体肤黝黑光滑,无花斑。昼伏洞内或石块上休息,夜间成对外出觅食。初冬至春卧洞休眠,不吃不动,受惊时仍有反映。主食昆虫、鱼、虾、蛙、蚯蚓等,能暴食也善绝食,饱餐一顿的食物达体重的1/5,也可一个月不进食。夏末产卵400~700粒于水中。每次产孵期为20天左右。

虎纹蛙。身附虎纹,故而得名。别名泥蛙、儿蛙、中国牛蛙。分布于景区山脚空旷地或水田、鱼池、水坑等处。体大,长7~ 10厘米,重0.5公斤以上。背面黄绿色,杂有不规则褶皱;腹面白色,四肢虎纹明显,趾间具全蹼。雄性体较小,有外声囊一对。捕食昆虫、蠕虫、蚯蚓、蜘蛛以及泽蛙、姬蛙等。雌性三四月产卵。蝌蚪,尾细弱,吞食鱼卵和鱼苗。

爬行类

景区内除常见的爬行类动物外,奇异的有脆蛇蜥、丽纹蛇和鱼游蛇等。
脆蛇蜥。一种无足的蜥蜴。体长50厘米左右。形似蛇。背面白色,腹面黄色。雄性背面有长短不一的淡褐色细横斑,远见身体为白色,故当地人称“白蛇”。躯干两侧有纵沟。尾长占全长3/5左右,受惊时尾易自断。穴居。以蜗牛、小虫为食。
丽纹蛇。属眼镜蛇科,为前牙尖毒蛇。身体细长,体长66厘米左右。头部背面有白色横斑纹,体背红棕色,具黑色横纹,腹面浅黄色。当地人见其行走时全身基本为红色,故称“红蛇”。它生活于山区丛林中,常见于枯枝落叶下,以蜥蜴及其他蛇类为食。
鱼游蛇。属游蛇科。体长0.51米。头部背面灰绿色,体背橄榄绿色。头部、眼睛后下方各两条黑色细纹达唇缘,在水中游动时,易被疑为两条胡须而被误称为胡子蛇。生活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平原。以昆虫、鱼、蛙、蟾蜍、蝌蚪、蜥蜴、鸟类等为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