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23-08-10

浏览量:

字体:

打印

区内广泛流传的民间文学以即兴编唱的歌谣为主,有情歌、山歌、哭嫁歌、上梁歌、劳动歌、儿歌等。     

情歌。土家族男女青年倾吐心声互示爱慕的歌谣。歌词自由通俗,音节自然朴素,格式为七言四句或七言五句。如:远看潭水绿茵茵,不知潭儿有多深;丢个石头试深浅,唱个歌儿试妹心。先碾谷来后筛糠,四两棉花慢慢纺;吃饭要等菜上桌,哪有一句就成双。爱妹聪明爱妹乖,时时想念挂在怀;有心和你结一对,干田螺丝口难开。一绣荷包才起头,心急人慌情悠悠;五色丝线密密绣,两人情重永不丢。     

山歌。土家人民劳动或生活中传唱的歌谣,种类繁多,曲牌复杂,借物言志,咏景抒情,有浓烈的乡村气息。如:好田好地不用肥,好男好女不用媒;你我好比娥眉豆,自己牵藤自己围。枫树叶叶三个角,我劝情哥莫赌博;赌得锅里无米煮,输钱只好把衣脱。十八哥哥听我说,劝郎莫贪酒和色;太白好酒酒上死,纣王好色江山灭。树上斑鸠喊腿酸,河里鱼儿喊口干;两个睡觉喊脚冷,单身怎过大雪天?     

哭嫁歌。土家族民间姑娘出嫁时哭唱的一种歌谣,现在除边远山区外,姑娘们已不再哭嫁。哭嫁歌音律简单,但优美流畅;歌词凄楚,但委婉动听。既有百年不变的固定程式,也有即兴编唱的内容,如一个单哭、两人对哭(与父母、与兄弟、与姐妹、与亲友等)、多人齐哭(哭十姊妹)。      “     哭嫁      ”     也是土家妇女对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的一种反抗,如《骂媒人》:      “     媒人婆呀媒人婆,天天都到我家坐……我想给你倒杯茶,后园茶树未发芽;我想给你装根烟,后园烟叶未断尖;我想给你煮点饭,田里秧苗才尺半;我想给你倒杯酒,河里冷水断了流……豌豆开花角对角,媒人吃了炸脑壳;胡豆开花绿茵茵,媒人吃了瞎眼睛;油菜开花一树籽,媒人吃哒烂肠子;鸡蛋清呀鸭蛋清,媒人吃哒要短命;鸡蛋黄呀鸭蛋黄,媒人吃哒烂肚肠……你到这家吃餐饭,说他有谷好多担;你到那家端了碗,说他有课好几千;你到那家喝杯酒,说他屋里样样有;你到那家喝口汤,说他有座好田庄……媒人尽挑好话说,不怕二天烂舌头!      ”   

上梁歌。土家族修新居择定吉日举行上梁仪式时所唱的歌谣,内容多为      “     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元及第、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畜兴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长寿、十全十美、百无禁忌      ”     等祝福颂祥之词。曲调单一,内容可变,现代的上梁歌又赋予许多时代新内容。     

劳动歌。劳动歌因劳动内容不同而有不同的讲法,如薅草锣鼓、挖土锣鼓等。具体表现形式是一边集体生产劳动,一边由两个歌师敲锣打鼓对唱,内容广泛,或唱历史故事、人物传说,或唱生活常识、为人处世,也有即兴表扬与批评的,如表扬老者:      “     今天是他打头阵,好比黄忠破曹营,老将打马往前进,后生哥哥使劲跟      ”     ;如批评后生:      “     挖土哥哥要使劲,落后也要往前行,一天到头紧站起,锄把发芽生了根      ”     。     

儿歌。儿歌是一种快板式的韵拍歌,至今流传的有《排排坐》、《板板梭》、《打铁歌》等。如      “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打毛铁,毛铁打到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   

此外,还有      “     仪式歌      ”     、      “     拦门歌      ”     、      “     摆手歌      ”。“     摆手歌      ”     、      “     风趣歌      ”     、      “     丧歌      ”     等因地域不同而曲牌韵调不同。索溪峪一带还流传索水号子等歌谣。     

戏剧。有阳戏、花灯戏、狮子灯戏、傩愿戏、蚌壳灯戏等。     

阳戏。集中地是中湖乡。据传是清朝时中湖覃姓玉龙、玉凤两兄弟自四川挑盐带回一小调,传为今之阳戏。中湖阳戏属上河调,唱腔是尖板、窄音,曲调有四平调、正宫调等,主要传人有覃章早、胡德诚、熊正斌、胡廷贤、伍贤直、熊朝早、宋绍平、李满香、汪兴茂等,传统剧目有《?王征粮》、《桃花装疯》、《生死牌》、《秦香莲》、《百罗裙》、《血染衣》、《双天香》、《打仓救主》等。索溪峪镇在解放前和解放后都组织过阳戏班子,邓克平是主要组织人。1999年,中湖乡恢复成立阳戏剧团,文化站站长汪明洪兼任团长。武陵源现有中湖乡阳戏剧团和李满香组织的个体阳戏剧团,常年活动在本区及桑植县和湖北鹤峰等边区,深受群众欢迎。     

花灯戏。由土家族传统的      “     打花灯      ”     演变而成,在武陵源流传较广。花灯戏属      “     下河调      ”     。演员只有一旦一丑,伴奏主弦乐器多用      “     大筒      ”     。传统剧目有反映男女爱情的《放风筝》、《牧童放牛》、《瓜子红》;反映怨女旷夫的《大四景》、《小四景》、《四季相思》;反映浪子回头的《吃醋》、《打烟馆》、《六劝》、《新十杯酒》等。     

狮子灯戏。俗称      “     舞狮      ”     。舞狮人必须身强力壮,精于武艺,两人着狮子道具扮狮子,一人拿绣球牵引,狮子从九张大桌叠架的桌面跳过,表演      “     缺角      ”     、      “     上桌      ”     、      “     打地铺      ”     、      “     踏板球      ”     、      “     跳通天桌      ”     、      “     爬杆      ”     等高难度动作,有时还有狮子打擂台。狮子灯在本区已有近400年历史,传人有胡德成、张庆余等。中湖檀木岗、索溪峪文丰村常有该剧目表演。     

傩愿戏。土家族传统剧种,是巫师(老司公)在举行驱神送鬼      “     还傩愿      ”     仪式时的一种歌舞剧。有的穿法衣、戴面具、唱巫腔和傩腔,歌词大多用俚语,插科打诨,结合方言土语,通俗易懂。传统剧目有《扫地先锋》、《开山神扎寨》、《许老观花》、《姜女下池》、《姜女寻夫》等,由巫师表演的小戏还有土地戏、九子鞭等。     

蚌壳灯戏。由相传吕洞宾斩蚌故事改编而成,艺名为《三戏白牡丹》或《刘海戏蟾》。锣鼓唢呐是主要伴奏乐器,以声调悠扬、动作灵巧为人们所喜爱。传人有伍士达、伍士章和伍贤直。     

音乐分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主要是民歌音调,歌曲有      “     山歌      ”     、      “     情歌      ”     、      “     风俗歌      ”     等,乐器主要有围鼓(唢呐)等。     

围鼓(含唢呐)。又称打镏子、打排鼓,是民间红白会中不可缺少的乐器。一般7人演奏,乐器有一鼓、一大锣、一公锣、两副钹、两唢呐。其词曲红白会通用,以鼓和唢呐上系红、白布为分别标记(结婚不打      “     四字钹      ”     曲)。史传的围鼓词有《撩子》、《火铺》等,《撩子》分《一二三》、《闪翅》、《堆罗汉》、《反落花》等十章,《火铺》也分《三枪》、《四进门》、《八哥洗澡》、《莲鱼吐丝》等十章,唢呐词有《八十正   宫》调等。在农村,围鼓是最普及的乐器,每逢红白喜事都有围鼓和唢呐表演。         

此外,木叶、土号、树皮号、二胡等也是民间常见乐器。     

曲艺有三棒鼓、渔鼓、莲花闹、花鼓等。     

三棒鼓。由三人合作表演,一人掌鼓、一人抛刀玩棍、一人打小锣,唱板为四平板。技艺高超者,能抛四五把短刀,还能表演纺棉花、河鹰展翅、美女梳头、白蛇吐箭、双龙出洞、跑马射箭、懒婆婆裹脚等技艺,二人伴唱,有《薛刚反唐》、《杨家将》、《教儿经》、《女儿经》等固定本头,也有即兴创作,为该曲艺赋予新的内容。   

渔鼓。道具是一筒鼓一钹一短棒。一人表演,内容多为《杨家将》、《说唐》、《三国演义》等历史评书,也有即兴编唱内容,民间艺人有李海初、吕月初、汪光槐等。     

莲花闹。是单人道情吟诵、竹板击节的曲艺。唱词多系自编,劝人行善,质朴有韵,响亮动听。      “     文革      ”     时文艺宣传队伍多用它来进行宣传。传统节目有《二十四孝》、《十月怀胎》等,现代题材有《计划生育好》等节目,颇受群众喜爱。     

花鼓。苗族舞蹈,清乾隆年间传入武陵源,三人组成,一人击鼓边,二人击鼓面,并按曲牌节奏边击边舞,表演      “     连环翻身      ”     、      “     空心翻      ”     、      “     武术      ”     等,黄龙洞风情馆曾表演此曲艺。     

工艺主要有织锦、刺绣、竹编、石刻等。     

织锦。又名      “     西兰卡普      ”     、      “     土花铺盖      ”     ,为土家族传统工艺品之一,是森林公园工艺品厂的主要产品。织锦是在特制的本质织机上以锦纱为经、五彩丝线为纬、手工提花织成。以其质地厚实、坚韧,色彩鲜艳,格调古朴,流畅生动著称。图案有花草、鸟兽、生产、生活、几何、字样等种类。为旧时土家姑娘必备嫁妆之一。据考证,早在汉代,土家织锦就作为方物贡入汉室宫廷。20世纪后,土家织锦曾漂洋过海至日、美、英等国展出,并作为礼品,被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外国元首及政府官员,如今织锦以壁挂、枕巾、沙发垫、桌围、提袋、服饰等多种式样远销世界各地。     

刺绣。是土家姑娘在直纹平布上,按照布纹的经纬和预先绘画的花样与底色不同的丝线绣成图案。旧时姑娘们穿的绣花衣服,绣有服饰花边、胸花、帽花,此外绣花枕头、绣花荷包等也是精巧的手工工艺品。土家刺绣在配色上有自己的讲究与习惯,一般选用青、蓝、大红等深色布料作底布,用浅色绣线制作图案,或者相反,两种用法的结果使绣品显得质朴逼真,色泽鲜艳,对比强烈。传统图案有      “     花开富贵      ”     、      “     龙凤呈祥      ”     、      “     鸳鸯戏水      ”     、      “     喜鹊闹梅      ”     、      “     松鹤同寿      ”     等,分室内、衣着、工具、行李装饰等多种种类。在景区,土家妇女边绣边卖的精美鞋垫,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     

石刻(石雕)。境内的石刻石雕种类很多,景区标志石刻石雕和领导、名人为景区题词题字的石刻,据统计超过了6000幅;旧时土家人须臾难离的生产生活用品,如石磨、石碓、石碾、擂钵、猪食槽等;镌刻墓碑,土家族人对于墓碑的刻镂十分讲究,除墓志铭(碑文)外,还刻镂一组或多组人物和故事,题材有      “     二十四孝      ”     、      “     八部大神      ”     等,故事场面复杂,人物形态各异,雕刻技艺高超;百丈峡石壁上的明代石刻,龙凤庵中的清代碑刻,都是文物保护的重点;石狮通常摆放在豪门大户、企业(机关)单位、宗祠、寺庙门口,石龙大都刻于大石桅、石柱、石匾之上;还有天子山龟纹石、米花石、索溪峪鸡血石雕刻工艺品,堪称石雕工艺代表作。     

竹编。主要有睡簟、晒簟、筛子、簸箕、提篮、箩筐、背笼等生产生活用品。民间篾匠很多,能编制各种竹篾制品,仅背笼就有走亲戚用的      “     丽背笼      ”     、负重用的      “     柴背笼      ”     、赶集用的      “     盐背笼      ”     、装物用的      “     胯皮背笼      ”     等。     

此外,还有木刻雕花、草编蒲团、麻编草鞋等,都是土家族传统工艺品。     

区境虽无有重大影响的美术名家,但美术活动普及发展很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