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晒皮

发布时间: 2023-08-10

浏览量:

字体:

打印

每到春夏秋季,山里正是挖生地、薅苞谷草、挖桐林茶林的大忙日子。亲朋邻居几十人邀成一伙,东家一天,西家一天“打白工”。为了调节疲劳,加快进度,便请两位歌师,站在高山上,一人击鼓,一人打锣,双指夹住喉管,用高八度假嗓唱歌助兴,土家人叫“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有固定的程序:出早工时唱《开工歌》,又叫“歌头”,接着唱《请神歌》。说的是很久以前,土家寨有个张姓庄稼汉,养了五个儿子。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五个儿子被证调当兵,全部战死沙场,皇帝动了恻隐之心,封长子为天门土地.次子为地府土地,三子为街坊土地,四子为桥梁土地,五子为山神土地。这些土地神都老老实实为百姓办事。歌师就对山神唱到:  
  苗稼你要保护好,保护五谷得丰登;  
  一天田边走三道,三天四边走九巡……  
  “扬歌”是吃过早饭上工时唱的歌,是薅草锣鼓歌的主要部分,既有固定的唱词,如《打鼓儿郎得官回》、《恋姐歌人》、《单身歌》等,也可即兴而作,可唱历史故事,也可唱远古传说,还可唱民间趣闻。有时,见民工累了,就唱几个“牛皮歌”调口味:  
  叫我唱歌就唱歌,开口唱个牛皮歌;  
  唱个鸡公生鸭蛋,唱个鸟儿头长角:  
  唱个河水倒着流,唱个岩头滚上坡;  
  唱个蚊子扯哈欠,唱个糠壳搓成索……  
  傍晚收工时唱《送神歌》:  
  看到太阳下山岭,敲起锣鼓送神灵;  
  有的神灵跨鹤走,有的神灵骑狮行;  
  只有土地无处走,岩板底下且安身?….  
  《永定县志》记载说:“插秧耘草间,有鸣金击鼓歌唱相娱乐者,亦古田歌遗意。”《桑植县志》亦载:“夏日薅草,群集垄上,两人对讴,庄偕间作,锣鼓应之,名日打锣鼓。此农家音乐,用以节省劳力者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