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之十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12月27日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郑小胡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区率先在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决胜阶段。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精品景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两个建成”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五年来,我们认真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精心呵护遗产资源,绿色生态名片愈发闪亮。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世界地质公园中期评估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验收,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状况从“重点关注”成功晋级“较好”档次,核心景区移民搬迁取得决定性胜利,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五大行动”,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全面整改,索溪、宝峰湖水电站关停退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全省率先达标,森林覆盖率达85.18%,畜禽粪污资源利用率达88%,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6%,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二)五年来,我们主动求新求变,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综合实力稳中有进。全力抓产业、促招商,不断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致力降低政府债务风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赢得了发展主动权。先后争取上级资金7.4亿元,实际利用内外资32亿元,完成项目征地3300亩,房屋征收15.8万平方米,实现土地收入22亿元,建设重大项目295个,社会投资占比高达64.8%。五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5亿元,财政总收入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亿元,较“十二五”分别增长55%、12.7%、72.5%、76.7%。
(三)五年来,我们始终紧扣旅游这个最大区情,坚定不移推进旅游提质升级,全域旅游发展来势喜人。加快提质旅游服务设施,改造游步道5.1公里、安防设施13.6公里、景区道路15公里,新(改)建旅游厕所86座、服务中心(站点)6个,升级百龙天梯、天子山索道等设备设施,拉通武陵山大道、杨家界大道、环景区公路南线(一期)等旅游干线,休闲度假综合体系进一步健全。引进开发一批星级酒店、特色餐饮、体育健身等产品,以高端特色民宿为主的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休闲度假产品进一步丰富。市场化推进旅游营销,黄龙音乐季、黄石寨高空扁带赛等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休闲度假品牌进一步擦亮。创新景区智慧化管理,投入使用新门票系统,持续深化服务全域旅游“创三优”、铁腕治旅等行动,袁谋文党代表工作室、速裁法庭、旅游检察等特色服务深受好评,休闲度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夺得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77亿元,一次进山人数达1853万,较“十二五”分别增长45.4%、97.2%、10.7%。
(四)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坚持不懈推进城镇精明增长,特色城镇更加宜居宜游。大力优化城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质未央路等城市道路14条11.2公里,新建岩门等骨干路网8条7.2公里,开放高云、喻家嘴等城市公园5个,新(改)建燃气管网74公里、污水管网24.9公里、电网112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5平方米,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至6.3平方公里,产业承载能力有效提升。大力调整城镇业态,溪布街、魅力湘西、岩门商贸城等新兴商圈落地兴起;抢抓棚改等政策机遇,改造宝峰路西侧、刘家里等32个棚户区127万平方米,城区旧貌换新颜,特色街区不断提质。大力推进文明创建,综合整治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城镇管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市民素质稳步提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区。
(五)五年来,我们决战脱贫攻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小康成色更足。举全区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贫困发生率由13.06%降至0.78%,201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整区脱贫摘帽。全力巩固脱贫成果,落实落细行业扶贫举措,累计发放教育助学金、产业分红、小额贷款等7600多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160户、保障安全饮水1230户,脱贫退出115户350人。创新“旅游+扶贫”,五大扶贫产业覆盖所有贫困人口,贫困群众全面嵌入旅游产业链,真正实现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区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9家,获评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县。整合各类资金2.23亿元,实施项目273个,赢得“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荣誉,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整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打造6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8年、2019年我们美丽乡村建设跻身全省先进。
(六)五年来,我们着力深化改革,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等130项重点任务,景区管理体制、门票价格等自主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实现市场化运营,谈判收回峪园公路门票分成权、索溪河用水主导权,核心景区门票与环保车票平稳分离。取消下放行政审批340项,政务服务体系覆盖到村,“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2%。民生改革有序推进,率先在全省实现医保参保人员“一站式”结算全覆盖。认真抓好国企、财税、商事等改革,创新成立农旅发公司,完成“个转企”、“小升规”225户,新增市场主体4130户,减免企业税收近2亿元,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七)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完成省市重点民生实事121项,财政民生支出41亿元,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500元、15600元,较2015年增长10550元、5600元。新(改)建教师周转房149套、教学楼7处、幼儿园6所、食堂4个,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消除,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成功创建全省教育强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城镇“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清零,年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医疗集团组建成立,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运营,卫生室“空白村”全面消除,计划生育工作荣获全国先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参保人员报销医药费3.2亿元,发放低保、养老保险、景区居民生活补助等资金3.7亿元。加强住房保障,建成沙坪四期、岩门二期等六大安置房源2900余套,改造老旧小区41个。成功纳入国家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志愿服务、“屋场会”等活动有声有色,移风易俗成效显著,杨家坪村规民约被评为全省优秀。稳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农村广播“村村响”全覆盖,成功引进张家界千古情,魅力湘西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高质量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力防范和化解社会重大风险,努力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全面筑牢森林防火、食品药品、道路交通等安全屏障,安全生产工作全省优秀。深化平安武陵源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七五”普法等圆满完成,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强力推进,信访环境规范有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民调蝉联全市第一,连续16年保持全省“平安区县”称号,连续26年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县。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区、乡、村三级共争得省级以上荣誉150多项;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纠治“四风”,用心用情解决老旧小区办证、房源分配等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省委巡视、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审计等问题有效整改,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增强,政府形象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一场艰苦卓绝的防汛大考,统筹推进防疫防汛和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企稳回升,生活回归正常,社会和谐稳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积极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按下旅游“暂停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依靠基层、发动群众,实现疫情防控“三零”目标,守住了武陵源这块净土。积极应对13轮强降雨挑战,紧急转移群众1761人,集中安置群众889人,做到不垮一库一塘、不溃一堤一坝、不因灾死亡一人。
二是全力以赴复苏旅游经济。在全国率先实现景区开放,策划举办“湖南人游湖南”“科普研学游”等系列营销活动,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4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4亿元,核心景区一次进山人数达200万,恢复至去年近五成水平,在全国山岳型景区中恢复进度较快,呈现持续向好趋势。
三是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全市率先出台支持企业保经营稳发展12条措施,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金,发放企业稳岗、复工复产补贴110万元,减免税收8124万元、社保费1882万元,新增市场主体759户。组织输出务工人员248人,新增城镇就业905人。23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财政民生支出比重达67%。树牢政府过“紧日子”思想,盘活存量资金9700万元,库款保障系数达0.76,基层运转平稳有序。
四是全力以赴争资争项、推动项目建设。争取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文化广告创意基地等政策支持,盘活国有闲置资产,吸引三一重工、国网湖南等有实力企业来我区设立分公司。紧盯应对疫情系列政策,争取抗疫特别国债、地方政府债券2.39亿元,申报中央、省预算内资金项目35个,创近年新高。加快项目攻坚,开工建设S248二标段等交通项目,杨枝界隧道全线贯通,军地小学改扩建、一中运动场投入使用,天马国际公馆、索溪美景等社会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
五是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区未脱贫人口全部清零,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省级脱贫攻坚考核;积极做好疫情灾情“加试题”,实现贫困人口就业2305人,完成消费扶贫1600多万元。污染防治有序推进,违建别墅清查整治全面完成。获得国家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试点政策支持,政府债务风险等级有望降级,产业公司转型进展顺利,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六是全力以赴深化改革开放。“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效明显。总部经济来势越来越好,实现全口径税收9000多万元。湘阿妹公司获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全省首批扶贫龙头企业,实现我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零突破。常源牧业在湖南股权交易所成功挂牌,成为武陵源首家涉农挂牌企业。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矛盾交织叠加,风险挑战接踵而至,成绩来之不易。特别是这次统筹防疫防汛和经济社会发展,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区几大家班子的精诚团结、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人民群众的众志成城。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委员,向广大干部群众,向驻武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指战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支持武陵源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各位代表!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顾过去五年,面对重重困难,我们顶压前行、负重奋进,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是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就能保证武陵源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不偏航。二是始终坚持提质升级、转型发展不动摇,就能为武陵源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三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不动摇,就能全面激发武陵源高质量发展的持久活力。四是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不动摇,就能牢牢兜住武陵源高质量发展的底线。五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就能让武陵源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六是始终坚持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气神不动摇,就能汇聚推动武陵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我们清醒认识到,武陵源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还有不少问题,主要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税做减法的速度比发展做加法的速度快,“三保”等刚性需求比财力增长的速度快;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业态新经济发展不快;生态环保约束越来越严,项目建设审批难、见效慢,招商引资、产业项目落地较为困难;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金融、安全生产等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部分干部还不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主动担当、狠抓落实不够,营商环境还有待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总体部署
各位代表,我们正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纵观国内外形势,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蕴含着历史性机遇;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但物质基础雄厚、市场空间广阔、制度优势明显,经济向好基本面没有变;我区发展道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但绝版山水、优良生态以及积蓄的潜能、干事的氛围,让我们希望无限。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和激励全区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凝心聚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各位代表,根据《中共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委关于制定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区政府编制了《武陵源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及2035年远景目标(草案)》,提交大会审查。《纲要(草案)》共十二章、四十九节,注重处理当前与长远、战略与战术、供给与需求、质量与规模、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安全、抓项目与抓环境、重点与全面、全局与一域、抓大与保小等十大关系,充分考虑发展趋势、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明确了未来武陵源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旗帜鲜明提出了高质量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总目标,建立了支撑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库。请大家认真思考、充分讨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确保“十四五”规划科学可行,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各位代表,美好的蓝图需要科学的思路指引方向,我们“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省委“三高四新”战略、市委对标提质旅游强市和“11567”总体思路,注重需求侧管理,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高质量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总目标,坚持提质升级、转型发展,推进精品景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全域旅游优质发展,把精品景区打造成全国山岳型景区的标杆,把特色城镇打造成现代旅游服务经济的典范,把美丽乡村打造成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建设更高质量的生态武陵源、法治武陵源、诚信武陵源、快乐武陵源,为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贡献武陵源力量。
各位代表,美好的蓝图需要明确的目标引领前进,我们将通过未来5年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更有质量、城乡品质更加改善、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文明程度更加提升、民生福祉更加普惠、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到2025年,全区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境外客源地国家(地区)超过210个,力争打造一批旅游总收入过十亿元的旅游小镇、旅游总收入过亿元的旅游名村,在全市旅游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全省“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建设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地貌”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高质量建成。到2035年,全区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再迈上新台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度融入“一带一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精品景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全域优质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力争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武陵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竞争力有效增强。世界自然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更好维护,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更加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
各位代表,美好的蓝图需要精准的定位重点打造,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精品景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不动摇。
努力把精品景区打造成全国山岳型景区的标杆。重点围绕“设施更优化、服务更提升、体系更健全、品牌更响亮、管理更高效”目标,扎实推进景区服务设施提质升级,努力加快智慧景区、数字景区建设步伐。注重整体推进、梯次打造、科学开发,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设施,健全游览综合体系。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精细化、标准化、人性化服务,努力提升旅游舒适度和满意度。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持续挖掘武陵源热点、亮点,不断增强核心吸引力。
努力把特色城镇打造成现代旅游服务经济的典范。军地坪、索溪峪片区,发挥旅游服务设施健全、接待能力充足等优势,加速产城融合,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巩固旅游经济服务核心区地位。中湖、天子山片区,抓住红色旅游、交通体系发展等契机,布局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努力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拓展区、延伸区。锣鼓塔和协合北片区(龙尾巴、插旗峪、黄家坪),借助现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持续不断深化高端、顶级产品供给,做好茶旅融合文章,努力建设高端休闲、康养片区。协合南片区(协合村、杨家坪、李家岗),依托农业特色风光,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度假片区。
努力把美丽乡村打造成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的样板。坚持产业化、市场化手段,支持区属国企参与农村改革,丰富农村经济业态,做强做优本土特色品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有序整合、双向流动,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持续抓好“旅游+扶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之以恒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各位代表,美好的蓝图需要现实的路径护航支撑,我们必须遵循四条发展路径。
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健全完善以自然保护地为主的保护机制,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切实抓好生态环境修复,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既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又实现金山银山“价值”,努力把绿水青山打造成武陵源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更加注重提质升级。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实施“硬件”提质大行动。积极探索市场化手段,整合盘活各种资源,持续推动宾馆酒店、民宿客栈、旅游购物、文化演艺等提质升级,不断改善旅游接待“硬环境”。坚持文化引领,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传承优秀文化,凝聚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加速实现农民到市民转变,努力提升市民素质“软实力”。以“硬”环境倒逼“软”环境提升,通过“软实力”带动“硬实力”,共同推动投资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大提升、大改善,形成武陵源核心竞争力。
更加注重转型发展。始终保持对武陵源绝版山水高度自信,坚定不移朝着生态、绿色、高质量方向前进,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发展壮大现有企业,走深度文旅融合之路,努力培育优势产业、高端消费行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突破惯性思维,打破路径依赖,依托优良生态、要素资源,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企业总部进驻,逐步实现向产业经济、税源经济、总部经济转型。
更加注重健全链条。聚焦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健身养生、户外运动等重点方向,发展旅游竞技、休闲养生、高端创客等全产业链服务,打造一批具有武陵源特色的拳头产品、高端品牌、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加快完善产业链,有效融通供需链,全面提升价值链。注重补齐消费、文化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强化建链强链、延链补链,大力培育发展夜间经济、网红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打造新经济发展高能级平台。
各位代表,美好的蓝图需要有力的保障推动落实,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夯实五大保障。
夯实组织保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注重基层基础,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建设坚强战斗堡垒,提高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夯实作风保障。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当好服务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实事求是,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大力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优良作风,营造争先创优的干事氛围。
夯实法治保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运用法治思维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深化法治政府、法治武陵源建设,全面提高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领域的法治化水平,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夯实民生保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补齐民生短板,推动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夯实人才保障。优化人才引进和培育激励机制,拓宽引才渠道,吸引一批复合型人才和优秀紧缺人才来武陵源干事创业。设立旅游高端智库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本土专家人才库,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优化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企业家、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2021年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高质量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起步之年,做好明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又要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严密防范各种风险挑战,办好自己的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旅游接待人次增长30%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34%以上、一次进山人数恢复到2019年的8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10%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等完成省定目标。
(一)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制定完善支持总部经济、网红经济、电商经济、数字经济、云旅游经济等新经济发展的激励措施,发展壮大省级旅游文化广告创意基地,重点引进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总部,把销售、培训、研发等分支机构设在武陵源,培育新兴税源。多措并举盘活资产资源,通过认购、并购等方式促进投资经营,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集团在客人引流、人员集聚、产业集群等方面的带动效应。拓展发展新空间。注重顶层设计,抓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国家试点,科学划定“三线一单”,把该保护好的地方坚决保护好,可以开发利用的地方发展建设好。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整合农村闲置宅基地、果园、林地,抓好土地整理,用好边角余料,最大化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块资源。创新发展新路径。整合景区摊棚、停车场、广告位等资源,探索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新模式。发挥产业公司、景投公司等国有企业力量,健全入股经营、合作分红、风险共担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进驻向家坪、宋家边、锣鼓塔生态停车场,做活商业街区,做优片区环境。鼓励引进一批国际一线高端品牌酒店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管理)集团,发展会展经济。大力支持国宾酒店改造升级,建设湘西北地区电网工程招投标服务中心。
(二)擦亮全域旅游品牌。坚持不懈提质核心景区。启动天子山高台游步道建设,加速升级森林公园、吴家峪、杨家界、梓木岗游客服务中心,支持环保客运改造老磨湾等客运站场,提质百龙天梯下站至水绕四门段、天子山两园路等景区公路,完成金鞭溪等业务用房建设。鼓励黄龙洞、宝峰湖、百龙天梯、天子山索道、十里画廊小火车、空中田园观光电动车等企业扩容提质、更新设备、优化业态,办好景区学习强国综合体验区。丰富多元产品体系。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加强与桑植联动,在红色线路建设、产品设计、宣传推介等方面共建共享,共同推出红色经典游览线,启动建设天子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配合打造国家长征文化公园,让红色旅游成为武陵源又一张闪亮“名片”。围绕后疫情时代,大力发展康养、体育、研学等旅游产品,规划建设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假期游、亲子游、周末游,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群众需求。持之以恒抓好旅游管理。建好智慧旅游平台,发挥系统在售票、导览、分流、预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一部手机游武陵源,提升旅游体验度。深化铁腕治旅专项行动,重拳整治不正当竞争、捆绑销售、低价散拼等旅游乱象,推动建立文化演艺、民宿酒店、旅游购物等行业协会,鼓励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诚信经营。扎实开展服务全域旅游“创三优”、管理服务竞赛等活动,努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创新开展旅游营销。统筹线上线下,瞄准国内重点消费群体,开展差异化主题宣传,实现精准营销。继续办好黄龙音乐季等节会,策划举办高铁旅游年、黄石寨高空扁带赛等活动,加大网络、事件、内容、形象等营销,持续保持武陵源旅游热度。
(三)打造品质特色城镇。精明规划城镇。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科学编制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城镇发展等专项规划,严格抓好城乡结合部、项目发展地农村建房、控违拆违,为未来发展留足空间和余地。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方向,坚持产业优先、差异发展,统筹布局好总部经济、休闲度假、文化消费等优质业态,打造功能完善、产业兴旺、特色鲜明的小城镇。精心建设城镇。在军地坪、索溪峪片区,启动建设岩门七街八街、文丰路网、喻家嘴大桥,高品质建设索溪滨河景观带,提质改造驼峰路等城区道路,加快G241一、二标段建设,推进仙花洞、观音路等棚户区改造,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在中湖、天子山片区,结合红色旅游、西线旅游发展,建设瑞中、中天、兴马公路,继续提质中湖集镇,拓展集镇道路网,实施集镇至杨家界居委会生态修复工程,综合整治杨家界门票站周围环境,加快特色街区建设;重点盘活天子山街道原办公场地、水电师院等资产,把天子山打造成武陵源经济新的增长极。在锣鼓塔和协合北片区,整合盘活峪园停车场、交通宾馆等闲置资产资源,提质峪园隧道,完成锣鼓塔污水管网改造及生态修复工程,充分利用棚改、安置区建设、田园风光打造等项目,综合提升片区环境,营造康养度假氛围。在协合南片区,全面拉通S248插分公路,稳步实施研学基地、河道治理、观光电瓶车、农业科技示范中心等项目,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田园观光休闲综合体。精细管理城镇。突出抓好建筑围挡、绿化树围、环境卫生等管理细节,分街区小巷设置广告、垃圾筒箱,规范交通停车、绿化养护、物业管理等服务,积极探索业务外包、有偿收费、购买服务等运营新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精美呈现城镇。大力培育、发展城镇“夜经济”,调整优化溪布街、盛世·武陵源、九院十街等项目业态,吸引文和友等连锁品牌入驻,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合理布局城市小品、城市书屋、文化街角,让文化、书香味充盈、弥漫,提升城市品质。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持五大产业提升附加值,完成武陵源葛根、鱼泉峪贡米地理标志品牌认证,启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推动大鲵产业转型转产,建好省级优质农副产品示范基地、协合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产品交易中心,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建设高标准农田,坚决遏制土地“非农化”“非粮化”,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底线。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富民强基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排查核实村(居)资产性收益,坚持市场合理定价,乡(街道)统筹,统一解决部分村(居)集体经济发展短板。明晰扶贫产业的产权、股权,实现产业分红到村。积极探索村(居)广告、物业、摊位、停车场等集体资产资源,通过入股、分红等方式与区属国有企业合作经营,拓宽村(居)集体收益增收新途径。加快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整合涉农资金5600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3.5公里、安保设施17公里,启动天子山水源点建设,提质改造中湖集镇供水设施,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肃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保护传统屋场和乡村风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中湖、天子山污水支管网,全面启用中湖、天子山污水处理厂,实现农村卫生厕所全覆盖,持续抓好龙尾巴抗金岩、李家岗杨家坪、双星双文、野鸡铺杨家界、张家界社区等示范点建设,同步注入优质资源,力争走出一条环境整治带动农村发展、区域共建共享的创新之路。启动乡村阵地功能完善及美化净化工程,完成村(居)“两委”班子换届。广泛开展“治陋习·树新风”活动,建设文明乡风。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机制不变、要求不降、力量不减,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配套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更多劳动就业、服务创收岗位,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力争走在全省前列。
(五)持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项目。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围绕产业、“两新一重”、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方面,铺排一批重大项目,努力进入上级笼子。积极争取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力争全年向上争资2亿元。结合数字经济、线上经济发展新趋势,引进发展一批5G应用、智能科技等项目。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大力实施扩投资专项行动,以产业项目为重点,分类有序加快项目建设。新开工一批,启动垃圾填埋场、燃气供气、公墓山、殡仪馆、救助站等民生项目,岩门小二期、岩门三期商贸综合体、杨家界民族风情苑等社会投资项目;续建完工一批,推动百溪边城、沙坪安置区四期、古镇文苑、向家坪安置区二期、宋家边安置区、索溪美景、天马国际公馆、华邑酒店等项目完工;建成运营一批,力争盛世·武陵源、九院十街、天际大观园、人防基地、湘水宾馆等项目开街运营;盘活利用一批,争取兰苑山庄、台湾山庄、东冠酒店等闲置资源尽快盘活;棚改一批,推动野猫峪、文丰二期、张清公路沿线等土地收储取得实质性进展;招商落地一批,围绕文丰一期、罗公坪、朝阳寺、原党校等重点地块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项目落地。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攻坚专项行动,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加快已征土地、待建工地遗留问题清零,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完善项目跟踪服务、督查调度工作机制,帮助协调解决项目手续办理、审批、资金等问题,严厉打击强行包揽工程、参工参运等行为,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六)坚持推动绿色发展。推进污染防治。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势”,切实解决上级关注、百姓关心的环境污染问题。建立健全源头治理、长效管控机制,切实巩固环保督察、违建别墅清理等整治成果,坚决防止死灰复燃。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抓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争取启动茅溪河(中湖段)、索溪河(公路养护中心以下段)小流域治理。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有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保护土壤环境。落实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要求,持续治理空气污染,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争创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强生态保护。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和监测预警管控体系,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全面启动核心景区移民搬迁生态修复工程,继续抓好泗南峪黄龙泉、索溪林场移民搬迁,还原自然遗产原貌。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健全森林病虫害防治长效机制,全力保护绝版生态资源。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施清洁生产和超低排放改造,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配套,完成环保客运车辆“油改电”更换,努力创建全电景区示范区。
(七)全面激发发展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精心擦亮“一件事一次办”湖南品牌。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考评体系,激发人员活力,提升工作效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经济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产业公司市场化转型。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组建区供水集团,实现城乡集中统一供水。统筹推进农村、财税、商事等领域改革,不断挖掘发展潜力。坚守债务风险底线。加大预算公开改革力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行“零基预算”,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文化演艺、旅游购物、民宿客栈等重点行业企业税收征管,依法依规及时征缴入库。全力以赴做好国家建制县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坚决控增量、化存量,持续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等级。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拿出“舍得”气魄,帮助企业解决金融信贷、手续办理等困难,让市场主体感受到政府温暖。鼓励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交、污水治理、乡村旅游、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投资,激发全社会投资潜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八)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力度,新增城镇就业人口9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人以上。专项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养老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时推行城乡低保一体化。推进医养结合,关心关爱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健全重大医疗救助制度,真正做到弱有所扶。认真做好安置房源分配,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让群众住有所居。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五育并举”,争取画卷路幼儿园春季开园,启动中湖幼儿园改扩建,统筹整合更大资源做优旅游职业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健康武陵源建设。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决打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硬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壮大医疗集团,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医疗能力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创建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区。努力建设文化强区。充分发挥“村村响”为载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台作用,擦亮志愿者、“屋场会”等文明服务品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整合本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好用强融媒体中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大双拥模范城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隐患排查,统筹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灾防治等工作,加快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切实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县)。大力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提升法治化治理水平。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大信访突出问题化解力度,充分发挥“121”全域旅游警务站、网格化管理平台、“雪亮工程”等作用,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继续深化扫黑除恶,打造更高水平的法治武陵源、平安武陵源。
各位代表,“越是艰险越向前”“重任千钧惟担当”。面对艰巨繁重任务,我们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深化改革建设创新政府,坚持正风肃纪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和自身水平。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共同推进政府各项工作见到新气象!
各位代表!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新的时间坐标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绘就出全新蓝图,让我们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为高质量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 污染防治“五大行动”:“碧水守护、蓝天保卫、净土攻坚、大地增绿、城乡洁净”五大行动。
2. 五大扶贫产业:湘阿妹菜葛、鱼泉峪贡米、乖幺妹土家织锦、天子山剁辣椒、协合茶叶。
3. 疫情防控“三零”目标:即零确诊、零感染、零疑似。
4. “六稳”“六保”:“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5. “两个一百年”: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 省委“三高四新”战略:“三个高地”、“四新”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发展锚定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是湖南全省“十四五”及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2020年12月2日湖南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提出“三高四新”战略,即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7. “一带一部”:即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提出,湖南要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8.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9. 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10. 五育并举: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